看著那四個領頭鬧事的傢伙被七八位保安連推帶搡的帶出了球館,宗師笑呵呵的搖了搖頭,衝著這位老而彌堅的裁判輕輕地鼓了幾下掌,然後豎起了大拇哥。
當然,其他球員也都做出了一個差不多相同的動作,很顯然,這位老裁判的做法深得人心啊!
殺雞駭猴,這法子到什麼時候都管用。
直接被老裁判驅逐出去四個,這四隻小雞頓時就讓那幫猴子噤若寒蟬,於是,現場立刻就安靜了下來。
沒有哪個傻.逼敢在這個時候扎刺了……
待到那位老裁判回到位置之後,宗師衝著那位老裁判微微一笑,然後第三次將身子伏在球桌上。
左手架手橋,右手執杆,微微的伸縮了兩下,然後一杆就將母球擊打了出去。
白色的母球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就滾過了將近三米的距離,然後準確的擊中了紅球三角形球陣低邊左側的第二顆紅球。
原本排成緊密等邊三角形狀的十五顆紅球,在經過這麼以撞擊之後,有幾顆最邊緣的紅球微微的離開了原來的位置,但距離紅球三角形球陣都很近。
至於母球,則在與那顆紅球撞擊之後,偏離了原本前進的路線,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折射,然後一頭就撞在了底庫上,向左側反彈而出。
反彈出來的母球又碰撞上左邊庫,再次發生了反彈,向著右邊庫滾來,然後經過右邊庫、頂庫的兩次碰撞之後,母球緩緩地向著開球區d型區底邊最中間的棕色球滾去。
母球在經過一次紅球碰擊以及連續四次的庫邊反彈之後,宗師在開球時給予母球的動能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就看到這顆母球在經過頂庫的反彈之後,慢慢悠悠的滾到了棕色球的正下方,距離棕色球僅僅只有不到三毫米的距離。
白色母球剛一停下,在北面和東面的看臺上,頓時就響起了一陣掌聲,即便是在南面和西面的看臺上,也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
無他,宗師的這個開球實在是太棒了,用教科書一般的經典開球來形容都絕對不為過。
因為斯諾克開球講究的就是一個紅球三角形陣不要被撞得太散,而且母球在經過三庫或者四庫之後一定要返回開球區,這樣才可以給對手製造進攻的困難。
一般斯諾克選手開球,大都會使用三庫返回的手法,即母球在被擊出之後,碰撞紅球,然後經過底庫、邊庫以及頂庫的三次反彈之後,最終回到開球區。
控球比較高明的選手在開球之後,會控制著母球最終停留在頂庫邊緣,也就是形成所謂的“靠幫球”,這種靠幫球因為只能擊打母球的上半部,因此幾乎打不出什麼杆法來,對於下一名球員的進攻或者防守極為不利。
當然,如果能夠打出像宗師這樣的母球走位來,那就是教科書一般的經典了。
斯諾克的含義就是“障礙、阻礙”,其根本意義就是控制母球走到障礙球的後方,讓障礙球擋住母球擊打目標球,給擊球選手造成極大的困難。
而要想形成斯諾克,一般而言在開球的時候是很難做到的。畢竟母球要經過一次撞擊以及最少三庫的反彈,再從檯球桌上走一個來回,本身就很難控制母球的走位了。
所以,宗師的這次開球,最終母球在經過四庫反彈之後,還能精準的停在棕色球的後面,而且還不與棕色四分球形成貼球,更是利用棕色球將所有可以擊打的紅球全都擋住,這就形成了一杆極為精彩的斯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