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大感興趣,問道:“哦?趙愛卿有何良策?快說來跟朕聽聽。”
趙亮顯得不慌不忙,耐心的分析道:“秦王殿下的顧慮,在於兩萬大軍抵近長安後,兵力過於集中,一旦被有心之人鼓譟煽動,就極易引發事端。雖然他們的總數量不及長安守軍的一半,但是由於守軍平常處於分散防衛的狀態,所以想對譁變部隊進行完全的壓制,可能會需要很長的時間。”
李淵聽得連連點頭:“這段集合守軍、實施彈壓的時間,或長或短,無法估量。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一旦出現亂兵,其產生的破壞力肯定極大,恐怕朝廷眾臣和長安百姓將會為此付出非常慘重的代價。甚至,連朕都要受到威脅。”
“陛下說的沒錯,”趙亮接著道:“秦王擔憂的問題,核心有兩點,一是大軍離長安太近,二是兵力過於集中。現在既然您已經傳下旨意,准許了練兵的集結計劃,那麼關於第一點我們就不必再多做考慮,目前應該設法從第二點入手,儘量防範可能存在的隱患。”
李淵畢竟是亂世梟雄,並非什麼也不懂的草包,他聽趙亮這麼一說,立刻明白過來,拊掌道:“嗯,有道理!只要兩萬大軍能像長安守軍那樣略作分散,他們便難以集中力量鬧起事來。不過究竟該如何做,才能既達到分兵的目的,又不引起朝野的猜疑呢?”
趙亮笑了笑:“微臣的想法是,可否藉此機會,舉辦一場練兵大賽呢?”
“練兵大賽?”李淵好奇道:“這個提法頗為奇特,你快說的詳細些。”
“練兵之議,是太子提出,陛下恩准的。因此,理所當然應由太子殿下擔任總指揮一職,”趙亮從容道:“但是,副指揮的人選,不應單單隻設一個。微臣愚見,可否讓秦王、齊王都參與進來,另外再從朝中選拔一員大將,三人從兩萬大軍中各領一支兵馬,在太子統一指導下,分營操練,最後三軍進行會演,再比較高低。”
李淵也是個通透人,馬上就捕捉到了趙亮計劃中的深意:太子總控全域性,算是立了皇儲的權威,想必不會反對;秦王和齊王本有矛盾,可以相互牽制,避免出現亂兵的意外;而朝中的大將也參與進來,更能隨時給皇帝報告有關練兵的實際狀況,足可謂是一舉三得的好辦法。
另外,幾個兒子向來互不服氣,與其讓他們暗中爭鬥,不如擺在明面上,堂堂正正的較量一番,也好讓大夥兒看出誰有真才能、好本事。
李淵琢磨明白其間的道理,頓時高興的哈哈大笑,連連誇讚道:“實在是妙啊!趙愛卿,你真不愧是朕的智囊顧問,如此一個練兵大賽,疑難盡解。要朕說啊,你不僅能治娘娘的頑疾,還可以給朝廷開藥方,端的是除病聖手。”
趙亮連忙謙虛:“臣這點微末道行,萬萬不敢在陛下的面前稱妙,全賴您聖心裁決,方能有如此解決之道。”
李淵笑著點了點頭:“行啦,你也不必跟朕客氣。今天咱們就先議到這裡,練兵大賽的細節容朕再想一想。”
趙亮知道皇帝接下來可能要處理政務,或者是準備開溜去找嬪妃們玩樂,故而也連忙知趣的施禮告退。
走出了御書房,趙亮並沒有急著回去,而是在附近的園子裡面轉了兩圈,一來欣賞一下太極宮的景緻,二來在心中理理
接下來的行動思路。
正逛著的功夫,前面忽然走過來幾個人。趙亮定睛一瞧,心裡不禁咯噔一下。原來,那群人中為首的兩個,都穿著緞白色的皇子服飾,看那相貌,竟也跟李世民有幾分相似。
我靠,該不會這麼巧,在此處碰上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這倒黴哥兒倆吧?
趙亮正猶豫要不要回避一下,沒想到那幾個人同樣也發現了他,一個隨行的內侍緊跑兩步,上前呵斥道:“呔,東宮殿下駕到,還不速速行禮避讓!”
趙亮無可奈何,只好往道旁閃了閃,俯身拜倒。
此時,李建成一行已經來到了近處,眾人瞅見趙亮長得頗為面生,身上又穿著一套尋常百姓的便服,不由得仔細打量了幾眼。
稍稍靠後的李元吉皺起眉頭道:“你是何人啊?為何會在這裡亂逛?”
李建成原本並沒有打算理會趙亮,但聽三弟元吉忽然開口質問對方,也只好停下腳步,好奇觀瞧。
趙亮左手腕裡的身份識別晶片,這時候已然開始因為李建成而示警,他擔心引起旁人注意,連忙故意大聲回答:“稟告太子殿下、齊王殿下,微臣是新封的太極宮問事郎——趙亮。”
“咦?”李建成和李元吉都不約而同的訝然一聲,同樣也沒想到竟會在此處遇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