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手扶著車轅,輕巧的跳了下來,走到趙亮跟前,語氣和善的笑道:“閣下作為越王代表來見孫某,意欲何為啊?是來送戰書的嗎?”
“不不不,不是戰書,是和書,”趙亮嚇得連忙擺手:“越王希望咱們兩家消除誤會,千萬不要發生流血衝突,進而引起更大的事端。”
“消除誤會嗎?”孫武笑了笑,指著遠處的富桑說道:“今天早上,越國兵馬突然跨過邊境,襲擊我國城鎮,殺害我軍將士,直接威脅我朝重臣的安全。請問閣下,這就是你口中所說的誤會?”
趙亮頓時為之語塞。對方講的都是事實,任誰口生蓮花,恐怕也難以自圓其說。不過,眼下大戰一觸即發,說什麼也得制止才行,於是只好硬著頭皮道:“額……這裡面的確存在很大的誤會,還希望上將軍能聽我解釋。”
“好吧,那就請閣下解釋解釋,我洗耳恭聽。”
趙亮尷尬的咳嗽兩聲,清了清喉嚨:“情況是這樣的。昨天晚上,我們越國使團的駐地館舍,忽然遭到了大批齊國刺客的襲擊,傷亡慘重。當時,范蠡大人是那夥賊人首要的暗殺目標,而我們一時之間又無法判斷對方的真實身份,所以無奈之下,只好設法突圍,並打算連夜離開富桑,前往越國的安全地帶。不過,伍子胥大人同樣因為情況不明,誤以為我們另有所圖,於是派兵搜尋攔截,並將範大人和我們幾個主要隨員都帶回富桑,暫時扣押。”
“那個時候,我家大王正在越國邊境,準備迎接貴國使團,忽然接到住在富桑的越人報告,說範大人被抓,誤以為是有人慾對范蠡不利。急切之間,便帶人趕到此地。由於事發突然,兩邊又都不太掌握實情,這才導致在交涉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些誤會衝突。緊接著沒多久,您就率軍出現了。整個事情的經過,大體就是如此。”
孫武淡淡一笑,反問道:“依閣下剛才所講,不覺得非常可笑嗎?”
“可笑?額……哪裡可笑?”
“你們突遇襲擊,急切之間打算連夜回國,這一點我倒是能夠理解。子胥兄身為上大夫兼使臣,在變亂乍起之際,出手控制局面,暫時留住范蠡,此舉同樣無可厚非。”孫武不慌不忙,話鋒一轉:“不過,令人費解的是,堂堂的越王怎麼會為了迎接一個吳國使團,親自守在邊界呢?又為什麼會帶著數千大軍在身邊呢?接到范蠡被我國扣押的報信之後,正常做法不是應該立刻派遣使者前來詢問緣故,與伍子胥交涉放人嗎?怎麼二話不說就揮軍進攻呢?”
看著趙亮被自己懟得一愣一愣的,孫武笑道:“說句誅心之語,倘若不是孫某及時帶兵出現,你們越王這會兒恐怕早就大搖大擺的溜走了吧?”
趙亮定了定神,暗中探查孫武的想法,發現對方滿腦子都是在盤算一會兒如何全殲來犯之敵,頓時嚇得說道:“其實這些也可以解釋的!額……您看啊,越王守在邊境,那說明非常重視吳國使團啊,不惜屈尊降貴、倒履相迎。至於說帶著大軍……額,您想想看,身為一國之君,他出門不得講點排場嘛,人多一些,顯得有排面兒啊!那個什麼,還有啥問題來著?哦對,攻打富桑是吧,這個,這個,這個情況也好理解的。范蠡是越王的肱股之臣,就好像左膀右臂一樣,萬萬不能有失的!越王心裡惦記他的安危,一著急就親自跑過來了,那些護衛軍團當然也就跟著一起過來了。兩邊的兵馬突然打起來,純粹是意外。”
孫武聞聽此言,不置可否的笑笑,等了一會兒才問道:“閣下剛才解釋了這麼多,究竟想怎麼樣呢?”
趙亮連忙回答:“越王說了,只要把誤會說清楚,上將軍點頭同意,我們便立刻率兵撤出吳國國境。之前所造成的一切損失,以及貴部此番行動的軍費,皆由我們承擔。越王還會親筆寫封書信,向吳王解釋道歉。”
“意思就是說,咱們兩邊不打這一仗嘍?”孫武淡淡道。
“正是如此!”趙亮點點頭:“俗話說,萬事和為貴嘛。能不動手,還是儘量不動手的好。”
孫武平靜的看著趙亮,忽然問道:“閣下好像不是越國人?”
趙亮一愣:“額,是的,我是……晉國人。”
孫武道:“我猜也是……閣下可知天下大勢乎?”
趙亮不知他是何意:“還請上將軍指教。”
孫武朗聲道:“當今天下,周室衰微,各路諸侯群雄並起,漸有逐鹿問鼎之勢。吳王向有大志,三年前擊敗越國,為父報仇之後,便打算凝聚國力,爭霸中原。但是,子胥兄和我都認為,若想北進,必先平南,一天不將肘腋之患除掉,一天不敢輕易揮師去國,會盟天下。”
趙亮心裡當然清楚,孫武所說的“肘腋之患”指的是誰,所以沒有吭聲,靜靜地等著對方繼續說下去。
“越國偏處東南一隅,向來遠離中原文明,地力貧瘠,民眾愚昧,本來並非什麼大患。但是……他們卻有著一位了不起的君王。”孫武輕嘆一聲:“唉,勾踐此人,性格堅毅、睚眥必報,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只要有他在,越國遲早一天必會捲土重來。倘若吳王沒有爭霸中原的心意,那倒無所謂,我們君臣合力,保管越王翻不起天。但是一旦做出決定,要參與天下大爭,那樣勢必會分心散力,給予勾踐可乘之機,最終導致無法挽回的大敗局。”
他略微頓了頓,凝視趙亮沉聲道:“請問閣下,你覺得孫某會輕易放掉今天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