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祇的偉大無可質疑,那麼承受質疑的就只能是信眾。
當光明騎士和貴族們漸漸認識到這些時,已經有些遲了。他們暫時放棄爭執,只因不想再引來旁人的注意。
瑪雅完好無損的拿下映月城,用行動證明它所信奉神祇的偉大,然後悠然飛走。看似完美的結局,卻留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
一個讓盟友們不得不承接的爛攤子。
現在,光明騎士和貴族們必須用類似的行動證明,他們的神祇同樣偉大。這一次不是靠吹噓,不是靠誇耀,而是身體力行。
他們不敢說出神祇沒有賜予他們力量,因為那將引起人們的懷疑。無論是光明騎士,還是貴族,在數量上都不算少。如此多的信眾,竟然沒有一人獲得神祇的賜福,這本身就是一件恥辱。
雖然絕大多數人的確是在裝樣子並非真心信奉,但越是這樣就越不敢說破。
真正虔誠的人不會在乎外部的質疑,就像護衛在亞當身邊的魔族。
他們無需證明,也無需奉獻,因為他們早已將一切獻給了神祇。所以瑪雅的行為雖讓他們羨慕,卻不會令他們恐慌。
他們安靜的守護在亞當身邊,隨時聽候著吩咐。至於那些褻瀆者,早晚會受到懲罰。
焦躁的光明騎士和貴族,引得許多人暗自偷笑。出於嫉妒心,一些人開始落井下石,透過風言風語不斷激化矛盾。
風言風語傳得多了,有人開始口無遮攔。甚至當著光明騎士和貴族的面嘲諷起他們的信仰。
誰也沒有想到,這竟然會引來殺身之禍。
嘲諷一個人的信仰,難免會沾帶上所信奉的神祇。而對於信徒來說,無論虔誠與否都不會允許這種行為在面前發生。前者是不想別人褻瀆神祇;後者需要證明自己的虔誠,還有什麼會比這些送上門來的傻瓜更適合呢?
若不是亞當發現的及時,很可能會造成大規模流血事件。
事情被暫時壓下,但相應的法典也在葛隱的建議下開始制定。他自告奮勇,想要主持這件事情。
可惜,珊蒂看穿了他的用心。
這是能夠永載史冊的事件,怎麼能夠交予旁人?主持這件事情的只能是亞當,還有她。至於葛隱,珊蒂勉為其難留出一個副手的位置。
法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別是涉及到神祇和信仰。而最讓人感到頭痛的是,無論是高高在上的神祇,還是仰望它們的信徒都只會越來越多。
現在僅是三方的間接爭鋒,但動盪所造成的影響卻非常惡劣。血的教訓已經讓人們知道,這群信徒發起火來連自己人都殺……
對於這場在萌芽就被掐滅的騷亂,亞當很惱火。被殺的幾人雖說有些冤枉,卻稱不上無辜。
只是這些人怎麼敢擅自動手?
若不是珊蒂攔著,那麼動手殺人的無論是光明騎士,還是貴族都會人頭落地。現在這些人被投入到牢房中,等候發落。
珊蒂勸阻時也僅是說了句,我們還需要他們。或許他們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才敢如此行事。
可是這群人,真的是他需要的麼?亞當之前一直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現在卻不得不認真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