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
春分之後有雨,春雨可至清明。
比賽才剛開始,天邊便起陣雷,一副要下雨的樣子。
王上姜晉河與王后雪玉溪並沒有出席今天的比武大會,而招待貴賓的任務就交給了太傅劉正祥。
遷都在即,姜晉河有處理不完的事務。
今天的比武大會始終貫徹“制勝根本為武,制勝關鍵為文”的原則。
第三場比試“迷宮奪符”,其佈置的迷陣場領域,有陣紋化形,陣法生效之後,假山巨石、青磚高牆、茂木深叢等障礙物皆在長寬皆十二丈的陣法領域中拔地而起,構成一個迷宮。而這些障礙物又是以太乙九宮數排布。只有通曉九宮之理才能在迷陣中佔盡地利。進,奪取他人的玉符;退,保全自己的玉符。
“我們的芷兮同學,你這樣在迷宮裡亂打亂撞是沒有前途的。”
姜若琰抱著後腦勺,跟在劉芷兮後面,她到哪,他就到哪。
劉芷兮不聽,抱著耳朵跑開。可她無論怎樣在迷宮裡兜轉,姜若琰總是能跟上來。她也是提前預習過九宮數理的,迷路倒不至於,但姜若琰卻明顯是完全掌握迷宮的規則,總能抄捷徑,她當然比不過。
二人誤打誤撞,碰到兩位正相互大打出手欲奪取對方玉符的兩位男性參賽者。
“小王爺……不,是小侯爺,你的軍中破殺拳又有精進啊。”
說話的是天鷹派的年輕一代的二號人物李文宣。
而與他交手的則是剛剛被擄王爵的鎮西侯之長子蕭道成。
蕭道成說道:“你的鷹爪功也不賴,但還是不及你師兄遲令盂。可惜,他已去矣。”
兩人言語難合,又接前一回合而繼續激鬥。爪印拳形,紛飛亂舞,讓人眼花繚亂。終於有一場能讓人一解眼癮的比賽,很多觀眾都看得熱血沸騰。
他們兩人真的是冤家路窄。
第一場比試“武試文考”,蕭道成只比李文宣多零點一分,以這最小的分差分出高低。第二場比試“密卷試煉”,李文宣又領先蕭道成十分,同樣以最小的分差決出高下。每人各勝一場,算是打了個平手。
可是他們兩人誰都不服誰,針鋒麥芒之下便有了這場玉符爭奪戰。不僅要搶奪對方的玉符,還要徹底擊敗對方。
這第三場比試“迷宮奪符”將是兩人的最終會戰。必有一人淘汰,以分高低。
場外,一位玄虛宗長老讚賞道:“李文宣和蕭道成都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修為是武靈境無上境沉澱已久,不分伯仲。現在勝負就看誰對武技的掌握更精了。”
“必是我們天鷹派的李文宣勝。”天鷹派長老笑了一下,“因為他已經把‘二十一式鷹爪功’都練到了功成之境。即使是比之當年的遲令盂也不差分毫。”
不過,沒等蕭李二人分出勝負,兩人卻再次停下來,拉開一段距離。因為他們注意到有人靠近。
沒錯,正是鬧變扭的姜若琰和劉芷兮小兩口。
李文宣和蕭道成都以一樣的目光看著姜若琰和劉芷兮。
“看什麼看,沒見過情侶鬧變扭嗎?”姜若琰走到劉芷兮身邊,又看向李蕭二人,說道。
場外有不少人開始抱怨,他們還想看李文宣和蕭道成的打鬥,讓姜若琰和劉芷兮二人走開,不要礙事。
蕭道成說道:“不如我們先把他們二人請走在繼續未分勝負的決鬥?”父親被奪爵,他對姜氏王族抱有怨氣,對姜若琰自然不會有好臉色。能在比試中挫一挫姜若琰也是極好。
“可以。”李文宣回答。多拿兩枚玉符,加大他與蕭道成的賭注也是極好。
得到李文宣的答覆,蕭道成有些迫不及待,直接就殺向姜若琰。
“七王子在第二場比試中得到一千二百分,位列第一名,想必是獵殺三階靈獸吧。”
蕭道成一邊打出直拳一邊雲淡風輕地說道:“七王子有如此顯赫的戰績,道成早就想會一會了。”
“想要玉符,明搶就行。說那麼多,只會惹人煩。”姜若琰說道。
大家都認為姜若琰是走了規則的漏洞才得到那麼高的分值,而沒人願意相信姜若琰是靠自己的力量獵殺三階靈獸。蕭道成也不信。他這麼說,只是想把出手的理由說得好聽一點而已。
另一邊,李文宣雙手捏爪,身形起躍,如飛鷹翔空,直指劉芷兮。
第一組的迷宮之內又一次爆發焦點,所有的觀眾再次沸騰起來。
“七王子和那個劉家小妹怕是要止步於此了。”有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