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推恩令三個字,葉雲揚不由自主的抬起頭,問:“什麼情況?”
霍鴻回答說:“根據可靠訊息,早在南征打的如火如荼的時候,陛下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策劃削藩,就等著前線傳來好訊息,然後正式推行,南山一戰大漢全勝,.”
為什麼選擇喬國下手,還是應了那句老話——不做死就不會死。
皇帝想要削藩,這件事早就不是秘密了,特別是在去年的冬節上,明確提出要對諸侯國動手。諸侯王人人自危,他們一方面嚴於律己,做到遵紀守法,不給皇帝找茬的機會,一方面拼命的表現出忠君愛國,希望皇帝可以手下留情。
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花種的多了總會長出幾朵奇葩,就在大家覺得正處在風口浪尖上,當乖寶寶都不一定能躲過難關的時候,有人跳出來幹了一件很“露臉”的事情。
他是喬國國君,老傢伙已經七十多歲了,雖然沒到苟延殘喘的地步,卻也是實實在在的半截兒入土,別人是越老越穩重,他是越老越瀟灑,每隔幾年都會舉辦一次選妃活動,喬國治下凡是未曾出嫁的年輕女子,都要參加遴選,極品美女喬王自己留著,差一點兒的賞給兄弟、兒子、侄子和大臣。
原本這也沒什麼,甚至在剛開始的幾年很受臣民的擁護,很多人都盼著自家女兒能出人頭地,有飛上枝頭變鳳凰的一天,紛紛將女兒送過來參加選妃。
可是時間一長性質就變了,喬王已經有好幾十位妃子,而且早就立下世子,他也一把年紀了,被選來的美女除了飽受深宮的冷清之外,其實是得不到什麼的,家人也很少能落到實惠。因為國君身邊的美女實在是太多了,每隔一段時間會增加一批,老傢伙又是喜新厭舊的性格,基本上沒有誰能享受到獨寵的機會。
所以到後來大家對選妃產生牴觸,會提前把女兒許配給別人。
這麼一來喬王不幹了,高高興興的舉辦選妃,可見到的全是歪瓜裂棗,盛怒之下他命令,有過婚配但沒有出嫁的女子也要參與進來,被選中者自動與對方解除婚約。
百姓們敢怒不敢言,只能照做,透過這種方式真的選出一批美女,喬王很高興,當天就挑了一個帶進寢宮。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名美女已經許配過人了,而且跟情郎的關係很好,眼看就要被另一個人男人玷汙,她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來保衛貞潔。
喬王高興而來敗興而回,氣呼呼的把屍體送還給家屬,還斥責了他們一頓。
家屬肯定不願意,本來就是在你的威逼之下參加選妃,現在人被你逼死了,連個說法都不給,反而怪到我們頭上。
這件事很快被捅到帝都,御史臺上摺子參喬王欺男霸女、草菅人命。
皇帝劉啟正在犯難呢,各路諸侯王表現的都不錯,挑誰下手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正好參奏喬王的摺子到了。皇帝樂的合不攏嘴,就好比正瞌睡呢,馬上有人送枕頭過來。
那還等什麼,就拿喬國開刀,誰讓你喬王引起民憤了呢。
第一道聖旨,喬王無道被貶為庶人,世子即刻登基。
第二道聖旨,封老喬王的六個兒子為王,每個人從喬國分到一座郡城當封地。
第三道聖旨,封新喬王的三個兒子為王,封地是每人一座府城。
第四道聖旨,封新喬王的十七個侄子為王,封地是每人一座縣城。
第五道聖旨,封新喬王的四個叔叔、一個伯伯、十四個堂叔堂伯、七十六個堂兄弟為王……
幾乎是一夜之間,喬國多了百十個王,王爵變得像大白菜一樣不值錢。
被封的人不這麼想,雖說他們一直都是喬國的宗室,不愁吃不愁喝,但是王位、權利對他們來說是鏡中花水中月,現在突然全都有了,欣喜之餘除了感念皇帝的大恩大德之外,就是火速去往封地上任,免得下手慢了,錢糧、軍隊和稅收被別人搶走。
封來封去,原本排名上七國的喬國,被喬王實際掌控的封地只剩下一個府城,空有諸侯王的封號,跟爵位排名第五的國侯沒什麼區別。
聽完這些敘述,葉雲揚瞪大眼睛說:“皇帝下手真狠,一招把喬國搞的七零八落,最多再有一代人,這個國家就不復存在了。”
霍鴻點頭道:“誰說不是,接下來會有更多的諸侯國倒黴。”
屈平原有些擔心的說:“陛下就不怕諸侯王有意見嗎,萬一發生反叛事件,怎麼辦?”
霍鴻搖頭說:“不太可能,大漢剛剛收復南山,皇帝的威望與日俱增,百姓、軍隊愛戴還來不及呢,怎麼會跟著諸侯王反叛。再說了,削藩削的是諸侯王,跟老百姓和軍隊沒有一毛錢的關係,日子該怎麼過還怎麼過,沒了諸侯王的剝削,反而能過的更好一些呢,少了百姓的支援,諸侯王反的起來嗎?”
葉雲揚苦笑:“皇帝已經全部掌握了推恩令的精髓,所以會這麼快對諸侯國動手。”
“雲揚,有信使要見你。”東方伊雪走進來,對著幾位前輩施禮:“晚輩見過大祭司、二位院正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