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甫臣沒有了散心的興致,.
剛巧管家過來說:“老爺,承恩小少爺一直在喊疼,您看是不是再請個大夫過來,或者是給他吃點兒好一些的療傷丹藥?”
李甫臣眼睛一瞪:“疼?他死了才好呢,你去跟他說,他要是死今天死了,老夫一定在全府掛上彩旗飄帶,外加放鞭炮慶祝。”
管家嚇了一跳,很顯然李甫臣正在氣頭兒上,也怪自己,說話之前怎麼沒看他的臉色呢,趕緊說:“我知道了,您消消氣。”
所謂李承恩喊疼,只不過是為了引起李甫臣找的藉口而已,既然所謂的真相已經大白,他覺得爺爺會收回之前的懲罰,恢復他的自由。
誰能想到李甫臣在葉雲揚面前吃了癟,恰好又是因為馬車堵路,氣當然要把氣撒在李承恩身上。
管家能感覺到,小少爺的一年禁閉算是坐實了,誰說好話都不管用。
李府上下全都躲著李甫臣,生怕成為他的出氣筒。
一直到當天晚上,有人送來送來一封信。
是他安插在內務府的一名署官,他知道李家和葉雲揚已經結仇,便將葉雲揚遞上來的單子進行抄錄,然後送過來。
李甫臣粗略的掃了一眼,當然的目光看到最後一行小字的時候,突然瞪大眼睛。
最後的那行字是:所有物品需要雙份。
在把目光放到前面,他仔細品讀,高興的一拍桌子:“好個葉雲揚,居然對皇帝陛下獅子大開口,這麼多的東西,夠你吃用大半年的,居然還敢要雙份!這可是你主動找死,不要怪本相雞蛋裡挑骨頭。”
單子上的東西很多,種類繁雜,幾乎囊括了各種生活用具,這哪裡是要出使,明明是搬家。
他在桌上鋪開信紙,拿起毛筆龍飛鳳舞一陣,然後裝進信封,招呼管家進來,說:“你馬上派人把這封信送到御史臺宇文大人家裡,務必讓他親自拆閱。”
管家小心翼翼的收好信,說:“老爺放心,絕對萬無一失。”
兩個鐘頭後,御史臺宇文邕的家裡,幾名御史陸續趕到,被一一請進書房。
人已到齊,宇文邕將李甫臣的信遞給大家傳閱,說:“丞相大人有令,讓你我明日參奏武英侯驕奢淫逸。”
隨著信一起來的,還有那份清單。
四名御史皆是眉頭緊皺,一人說:“這恐怕不好辦吧,武英侯聖眷正濃,咱們參他,豈不是自找沒趣?”
“是啊,人家也沒有違犯國法,更沒有欺壓良善,只是因為一份物品清單,就要參他,合適嗎?”有人附和。
第三人說:“武英侯出使戎狄,此行任務重大,趁機跟陛下開口要點兒東西,本就在情理之中,陛下不會在意的。”
宇文邕點頭說:“是啊,正因為他此行任務重大,陛下寄予厚望,別說是要點兒生活物品,就是要皇冠上的那顆珠子,陛下都會不假思索的摘下來給他。”
第四人說:“那李相還讓咱們參他?”
宇文邕苦笑:“你們又不是不知道,因為提親被拒這件事,李相已經恨上了武英侯,所以要趁機發難,他請了病假不能上朝,就讓咱們幫忙出頭。”
說好聽的叫幫忙,其實就是給李甫臣當槍使。
五個人都十分清楚這一點,但是沒辦法啊,丞相下了命令,就算火坑也得往裡跳。
他們商議一番,決定明天依計行事。
第二天,朝會。
待幾位主事大臣奏報了賑災、邊境軍事以及南蠻的最新情況之後,宇文邕朝著一名御史使個眼色。
對方會意,捧著象牙笏板出班,朗聲道:“微臣御史臺御史程瑋,參武英侯葉雲揚驕奢淫逸,借用出使一事做文章,向內務府索要各種物資,情節極為惡劣。微臣以為,為陛下分憂本是臣子應盡的義務,武英侯此等行徑令人齒寒,此風絕不可助長,請陛下聖裁。”
皇帝先是一愣,然後問太子:“怎麼,武英侯要的東西很多?”
太子臉一紅,說:“也不是太多,昨天內務府報上來,兒臣看了一下,種類是比較繁雜,但都是日常所用之物。具體的情況,您可以當面詢問內務府大臣。”
內務府大臣出班,說:“啟稟陛下,武英侯所報之物,共計六百四十二種,囊括絕大部分的生活所用物資,估計得用二十幾輛馬車才裝得下。”
百官可是竊竊私語,二十幾車東西,可真是不少呢,這位武英侯挺會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