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東部沿海,有一座三面山巒環繞的天然海港。
海港面積不大,最多可以停靠十幾艘新式的海軍戰船,唯一連線外面的水路只有幾十米寬,甚至都不能滿足兩條戰船並行透過。
正是因為出入口水路窄,加上港內空間有限,所以沒被建造成為海港,一直閒置到現在。
當初戴經緯一共送進來五艘戰船,然後率軍離開,因為缺乏維護,兩艘船在海風的作用下不斷的撞擊石壁,導致船體結構出現重大問題,其中一艘已經嚴重滲水,就快沉沒了。
另外三艘船完好無損,首批趕到的海岸警備隊將士已經登船,他們檢查船體,對已損毀的部件進行更換,破舊的風帆和纜繩也換成了全新的。
葉雲揚站在海邊平坦的石頭上,身後六架飛翼一字排開,分別是三架中型飛翼和三架單兵飛翼。
在他身邊除了劉雨蒔這個跟屁蟲之外,還有東方伊雪、鄭致遠等人,以及英姿勃發的戴經緯。
自從皇帝下令重建海軍之後,他臉上的疲倦和憂慮一掃而光,變得幹勁兒十足,第一時間命令手下趕往此地,為出海做好各項準備。
在皇帝劉啟的直接干預下,三艘戰船各配備中型飛翼和單兵飛翼各一架,聖道境高手鄭致遠坐鎮旗艦,平南王葉雲揚負責指揮工作,另外每艘船安排兩名耀空境武者。
東方伊雪和屈平原的任務是研究各種海妖,統計資料,為下一步展開大規模的海軍行動打好基礎。
幾個小時後,物資開始上艦,到下午的時候,人員登船解纜出航。
三艘大船使出海港之後,以品字形陣勢朝著深海進發。
落日的餘暉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旗艦的船艙裡,擺著一座火炬形狀的東西,被屈平原稱為海戰利器,上面鑲嵌著十幾個大小不一的獸核,據說可以感應到十幾裡以外的妖獸。
獸核分佈在於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哪一塊先亮,就說明妖獸是從哪個方向出現的。
葉雲揚圍著“火炬”轉了一圈,問出一個很尖銳的問題:“如果一群海妖同時出現,它會是什麼反應?”
屈平原想了想,說:“應該是一起發出亮光吧。”
他馬上又問:“如果是個速度很快、體型很大的海妖,朝著我們高速而來,是哪一塊獸核先亮?”
“估計也是一起亮吧。”屈平原的額頭上已經出現了汗水,很顯然他的傑作被這兩個問題難住了。
葉雲揚聳聳肩:“既然什麼用都沒有,搞的這麼複雜幹嘛?”
“話不能這麼說。”屈平原有自己的道理,說:“不嘗試怎麼會知道有沒有用呢,就算它的功能性比預料的要差一些,至少能起到應有的預警作用,無非是多裝了幾塊獸核而已,沒什麼可惜的。”
“好吧。”葉雲揚的話音剛落下,其中一塊獸核亮起光芒,然後周圍的幾個也跟著閃動起來。
屈平原高興的把手一拍:“有用!海妖是從北面出現的,根據獸核閃光的強度判斷……它的等級在耀空境以上,體型嘛,應該有十幾米長。”
“多長都能顯示出來?”葉雲揚瞪眼,表示不信。
東方伊雪走過來說:“這是根據獸核對陸上妖獸感應產生的資料進行推理,在後面的幾個月裡,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的確可以根據閃光的不同,判斷出妖獸的等級和體型大小。”
原來是有科學依據的,怪不得屈平原對自己的判斷那麼有信心。
葉雲揚登上艦橋,對著桅杆上的旗語兵下令:“告訴左邊的船,讓他們密切注意自己的北方,發現有不正常的東西馬上進行攻擊,不需要請示。”
旗語兵點點頭,開始朝著左邊的軍艦下令。
雖然三艘船都配備了通話器,但是戴經緯堅持在非戰鬥狀態的時候,仍然按照海軍的正常方式進行指揮、傳訊等等工作,用以保持海軍官兵的戰鬥力。
這項提議得到了葉雲揚的支援,通訊器雖然好用,因為造價昂貴的原因,不能配備給每一名船員,命令傳遞還得用正常的方式;再者,萬一通話器出現故障,士兵們又沒能掌握其他的通訊方式,是要出大問題的。
預警器的閃光速度越來越快,東方伊雪帶上通話器,說:“雲揚,根據經驗,海妖的速度是每小時二百里,它會在兩分鐘內到達我們所在的區域。”
“明白了。”葉雲揚發號施令:“所有船員做好接敵準備,妖獸來自大海,床弩使用毒箭,飛翼準備起飛。”
一分鐘後,六架飛翼同時升空,負責觀察周圍三里海域的情況。
葉雲揚盯著北方的海面,突然左邊的軍艦發生震動,接著便是艦長驚恐的聲音:“船底遭受巨力撞擊,暫時沒有受到船艙損毀的報告,從撞擊力度上不難判斷,對方是一條體型龐大的怪物。”
“有沒有看到海妖?”葉雲揚問。
“沒有!”艦長回答:“它並沒有露頭,應該是朝著旗艦去了,平南王要多加小心。”
葉雲揚皺眉,突然伸手從旁邊的兵器架上拿起一根長矛,快步跑向左側船舷,用全力將長矛擲入水中,然後緊盯水面的變化。
長矛是金屬頭加木杆製成,密度小於海水,如果不出問題的話,它應該會在幾秒種後浮上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