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李孟奇被殺的訊息,.
說實話,讓葛正良出面殺人不是最好的選擇,但當時情況太過危急,沒有時間安排其他人去執行。
雖說香主只是低階軍官,但也不是舵主說殺就能殺的,首先得有充足的理由,然後報請上級,經過批准之後才能行刑。厲子巖對此有很大的意見,要不是考慮到大戰在即,正處在用人之際,他肯定會重重的處罰葛正良。
陳木陽也正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所以提議讓葛正良動手。
至始至終,厲子巖都不知道李孟奇的真正死因。
大漢帝國,皇宮。
太子劉榕一臉高興的跟皇帝說:“父皇,我們的計策起作用了,雲揚他們已經渡過難關。”
“好!”皇帝也很高興,說:“我們的那兩場戲總算是沒有白演,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訊息。”
太子奉上葉雲揚的親筆信,說:“除了敵方的詳細情報之外,他在信中提出幾個建議,兒臣覺得可行。”
皇帝開啟信仔細閱讀,臉上露出欣慰之色:“很好,你馬上按照他的建議進行細化,作為我方南征的主要策略。”
“兒臣遵命。”太子躬身一禮,又說:“還有一件事,是不是可以抓石彭越了?有他這麼個奸細在朝廷,我總覺得不放心,生怕哪天他接觸到核心機密,一旦送到賊王手裡,對我們極為不利。”
皇帝想了幾秒種,說:“不急,此人至關重要,用好了對我方有利。就像這次,如果沒有他的話,賊王怎麼可能輕易上當。”
太子眼睛一亮:“兒臣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讓他繼續傳遞假情報,迷惑賊王!”
皇帝笑了:“沒錯,所以我們不但不能動他,而且還得讓他以為接觸到了核心機密,這件事也交給你去辦。”
“父皇放心,兒臣一定辦的漂漂亮亮。”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正月二十這一天,按照之前的安排,二十萬大軍在今天開拔。
皇帝親率太子和百官來到封將臺,先宣讀討賊檄文,然後封將、賜印,最後是祭旗,每個細節都舉辦的有板有眼。
石彭越就站在人群中,目睹全過程。
然後皇帝下令部隊開拔,以最快的速度南下,二十萬軍士齊聲高喊必勝口號,聲勢震天。
石彭越回去之後,用最快的速度將情報送出,內容包括漢軍的編制構成,主將的相關資料等等。
訊息很快送到賊王手中,他召集四大軍師開會,通報漢軍的情況。
諸葛浩宕首先發言:“看來漢帝很重視這次南征,居然派出了對抗大秦都捨不得用的鐵鷹軍,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在大漢帝國中首屈一指。”
陳木陽說:“多年來鐵鷹軍一直都是在北方作戰,他們能適應南山複雜的地形和氣候嗎,本人持懷疑態度。”
賊王說:“鐵鷹軍在北方對抗戎狄的時候,打過很多次山地作戰,南山的地形應該難不住他們,唯一可以倚仗的就只有氣候了。可現在是春天,至少會有連續三四個月的晴好天氣,我們必須捱過這段時間,等到了夏天才能佔到一些便宜,希望他們承受不了夏天的燥熱。”
五人商量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按照制定好的策略,待與敵接觸之後,視情況做出調整。
回到家,陳木陽把情況告訴葉雲揚。
葉雲揚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卻做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
隨著時間推移,南山地區的氣憤驟然緊張起來,大家都做好了戰鬥準備。
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見敵人出現,什麼情況?
按照可靠的情報,漢軍會在半個月之內出現在南山,可現在已經是第十六天了,連漢軍的影子都沒看到。
賊王同樣疑惑不解,深入到大漢數百里的探子回報,也沒能看到漢軍。
柴江濤急匆匆的走進聚義廳,說:“王兄,找到漢軍了。”
賊王大跨步走向地圖,說:“在哪裡,指給我看。”
柴江濤伸手指著地圖中間的一處位置,說:“在這裡。”
“王弟,你不是開玩笑吧?”賊王瞪大眼睛,說:“那是大漢的中南部,距離南山得有三千里,漢軍已經出發半個多月了,怎麼可能只走了一半的路?”
柴江濤苦笑著說:“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我也嚇了一跳,可事實就是這樣,漢軍自打從帝都出發之後,每天的行進里程不過二百里,十五天一共走了三千里,可不是剛到中南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