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巨星從詩詞大會開始 > 第199章 受到老外的讚賞

第199章 受到老外的讚賞 (第3/4頁)

李爸李媽湊在電視前緊張地看著,生怕錯過每一幀畫面,可是遲遲沒出現兒子的畫面。

李亦儒終於出現了。

電視畫面中,就聽大領導跟瑞士某領導親切地介紹:“這是我們國家非常年輕的一位學者。”

就見某領導面色一驚,彷彿不敢置信。

緊接著,畫面一轉,新聞聯播主持人又道:“下午的行程,考察團一行在的陪同下參觀了瑞士的寶璣總部,寶璣總裁馬克海耶克對我國青年學者李亦儒大加讚賞,並贈送禮物”

李媽瞬間怔在了原地:“禮物?”

李爸也是一聲驚呼:“青年學者?”

父母的關注點果然不一樣。

“我兒子真的成為學者了?”李爸有些恍惚,畢竟學者這個詞,特別高大上,而且來得太突然。

初二那天,新聞聯播介紹李亦儒的時候,還用18歲的學生代表來描述李亦儒,可短短不到兩週的時間,這次再描述李亦儒的時候,就用了“青年學者”這個稱呼。

很明顯,這期間發生的諸位教授力挺“軸心時代理論”這件事情,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其實,京視新聞聯播撰稿人對於青年學者這個詞應不應該用在李亦儒身上也叫不準。

你要說可以稱李亦儒為學者,但李亦儒從學生到學者這個過程太快了,太簡單了,直播的時候隨便一談,嗯,理論!

這學者弄到手裡的過程,總讓人覺得有些不鄭重的感覺。

但要說李亦儒不配擁有學者這個名稱,可他的確提出了完整的理論,而且,業界大牛們紛紛力挺啊!

說句難聽的,有幾個學者發表觀點,能得到那麼多學界大牛鼎力支援的?這麼看的話,李亦儒不僅僅配得上學者這個詞,而且還得是頂尖學者。

因為出國考察學習,撰稿人於是毫不猶豫地就把學者這個詞安在了李亦儒的頭上,畢竟這是咱高考教育體制下培育出來的優秀人物啊!這個值得細品啊!

這段新聞播完之後,李爸連忙開啟電腦,搜尋了一下學者的定義:

學者,屬於社會學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區分。廣義的“學者”:係指具有一定學識水平、能在相關領域表達思想、提出見解的人。狹義“學者”:指專門從事某種學術體系研究的人。

李爸想了想,嗯,兒子配得上這個稱號!

砰砰砰!

家門被敲響了,是隔壁老林。

老林:“老李,你家兒子發達了啊,不僅僅上了新聞聯播,而且還得到了外國友人的禮物!”

老林這話剛說完,王姨也走出電梯喜氣洋洋地過來:“我來看看學者的媽媽怎麼嘚瑟的,哈哈!”

李媽正在給兒子打電話,她對送禮物的環節很感興趣,李亦儒一五一十地進行了解釋。

在瑞士站的時候,大領導將李亦儒作為了重點介紹物件,彷彿表揚李亦儒,就是在表揚華國中學教育一樣,為了突出華國教育的可取之處,所以格外介紹李亦儒的成績。

本來李亦儒個人能力就強,大領導只要如實闡明就足夠讓人震驚的了,如果再稍微進行藝術誇張一些呢?

結果,對方某領導看李亦儒的眼光都充滿著哈喇子,並認為這來自東方的小夥子身上彷彿有著神秘的力量,彷彿21世紀唯一的大文豪就在眼前一般。

於是,該領導和寶璣的總裁商量後,送給李亦儒一款紀念款腕錶,表背上銘刻了贈:李亦儒幾個漢字。

李亦儒拿到這塊表的時候,感覺特誇張。

如果他功成名就,達到了托爾斯泰的地步,那沒問題,你別說贈表了,你贈一處莊園,他都敢收。

最起碼,如果自己是著名鋼琴家,比如說桹桹,那得到一塊這種贈品,也沒問題,不誇張。

可是,他覺得自己的人生才剛起步啊,就得到如此的厚愛,他總覺得讚譽太盛,生活太夢幻。

最新小說: 替補拳王的逆襲之路 小辭,我和女兒都在等你回來 豪門盛宴之婚約伴我成長 不裝舔狗後,她踹了渣男嫁億萬總裁 玄學糊咖靠地府KPI爆紅了 心尖熱吻 天棺秘藏 只差兩歲,不許叫我二叔 暗藏春潮 步步登階 吃美女總裁軟飯的我,竟然成神了 戰神之下 人在陽間,你說我陰司當差十年? 重生七零嫁軍官 這個明星正得發邪 袖月段子集 夏歇 龍婿當道:我的白富美老婆 好煩,錢總是花不完 修真狂龍在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