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吾等……”這些人支支吾吾,終於說出了箇中原委,竟然是未服從軍師宋獻策的軍令,擅自行動,前來救駕!
林毅一聽故意把臉一繃,“你們?……找先生請罪去!”
林毅話音未落,在甘寶這支隊伍的後面又開過來一支明軍,風捲旗號能隱約看見斗大的“宋”字,林毅他們便知道來的是誰了。
哲哲和甘寶、姜興元心裡忐忑不安起來,他們知道這個宋黑子個頭不高脾氣可不小,一會兒來了當著大人的面肯定會收拾我們吧!
這時小穎等驚叫了一聲,往身後的遠處一指,林毅和眾軍將回頭看時,清軍去而復返,鋪天蓋地的韃子滾滾而來,旌旗遮天蔽日,蕩起的滾滾煙塵跟來了沙塵暴差不多,
如大海漲潮般的喊殺聲由遠而近,甚至能夠看清他們的甲衣顏色及具體面目了。
“死韃子還敢來?列隊迎敵!”林毅吩咐一聲,幾百女營將士和甘寶、姜興元帶來的這幾千人馬立即成戰鬥隊形,弓箭、火槍等武器全都準備好了。
清軍越來越近,如排山倒海無邊無沿,帶隊主將正是大清的攝政王多爾袞。
多爾袞這次親自督師,已經傾盡了大清的所有精銳,前面一萬王牌戰師給他當開路先鋒,他督師2萬,這兩萬全是騎兵,主力組成是正白旗和鑲白旗的人馬,這支隊伍曾經是他的親兄弟多鐸統領,當年喜峰口一戰,豫親王多鐸被林毅刀磔了,從那以後這兩旗人馬就歸了多爾袞。
但是他們兄弟情深,多爾袞看到這兩旗人馬就想起自己的兄弟了,但他一般不派這支隊伍出征,讓他們坐鎮京師,現在大清缺少兵將,岌岌可危,他不得不將這隻精銳拉出來了,現在的大清京師——偌大的盛上京就只剩下幾千人馬守城了。
可見這次多爾袞是背水一戰,積蓄力量一定要徹底打敗林毅,復奪海城,復奪寧錦防線,將明軍有多遠趕多遠,最好能趕回長城以南,以冀恢復順治元年的情形,然後再圖。
多爾袞現有三萬雄兵,加上剛剛打了一場大勝仗,因此多爾袞這次出出師是躊躇滿志。
正在這時,突然接到前方戰報,他的先頭部隊跟明軍接火了,由於未曾防備明軍的冷槍,主將吳可善當場陣亡,由於不知道明軍的槍手躲在哪裡,副將敏敏穆特爾正令駱駝炮猛轟樹林。
多爾袞就像捱了當頭一棒,躊躇滿志的熱情立即冷卻下來,因為吳可善這一死非同小可,此人的地位太重要了,這是孝莊皇太后的親兄長,還是科爾沁的親王,無論是在大清還是在科爾沁部,其身份都很金貴,上前就折了名王,少了一條膀臂不說,孝莊皇太后能對自己滿意?說不定還能引起蒙古科爾沁部的動盪。
別看科爾沁部與大清聯姻了,成了鐵血裙帶關係,但是科爾沁部是一個大部落,也並非都在博爾濟吉特家族手中,要論內部爭權奪勢勾心鬥角,一點兒也不必他們滿洲人差,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涼,吳可善這一死,科爾沁部的反對派們能安生?除非他能打贏大明,震懾那些恣意妄為者!否則,大清失利,孝莊金光不在,科爾沁人必然要鬧,現在很多蒙古部落不都倒向大明瞭嗎?
多爾袞不敢往下想了,催促手下兵馬加快行軍速度,並傳令後面的150多門大炮也要加急行軍,誰誤了戰機要誰的腦袋!
2萬大軍如風馳電掣一般,萬馬奔騰如滾滾洪流。
往前跑了大約半個時辰,突然又接到噩耗,先頭部隊中了明軍的埋伏,駱駝炮隊被明軍的火槍營打得潰不成軍,損失慘重,基本上已經失去了戰力。
“你待怎講?”多爾袞氣得差點掉下馬下,他簡直要咆哮了,問報事的軍將。不怪他發脾氣,來自漠北蒙古的駱駝炮隊是他的主要依仗之一,也是車臣汗王碩壘斥巨資打造一支王師,此前他們與大清對抗的過程中,八旗軍沒少吃這支隊伍的虧,現在好不容易歸順了大清,剛來勤王,正是建功立業時,怎麼就煙消雲散了?
“……”報事軍將答不上來,只說三千鐵甲戰騎正在衝鋒,因為吳克善和敏敏穆特爾怎麼中的埋伏,明軍的火槍營究竟在哪,報事的軍將到現在還不知曉,他也沒有看到半個明軍的影子,他只是一個跑腿送信的!
“可惡!留爾何用?”多爾袞氣急敗壞,手起刀落,這名報事的成了多爾袞的出氣筒,倒在了血泊之中,屍首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