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爹聞聽大怒,起身、揚手,一巴掌揮去,“你罵你爹、吳家列祖列宗愚忠乎?”
“啪”地一聲脆響,吳小妹驚呼起來,宋安嚇得左右四顧,不知道是想幫忙呢,還是想溜。
吳爭慢慢地向吳老爹跪下,“呯”磕了個響頭。
“爹爹恕兒子妄言、不敬之罪,可兒子確實是這麼想的。十一代人,為了這一句承諾,為了這一個勞什麼、已經被世人遺忘、狗屁不是的玉璽……爹爹也在自問,值嗎?”
吳老爹身子劇烈地顫抖著,“逆障,為父只是一時感慨,並無忤逆祖宗的意思……千金一諾,竟在你的口中成了愚忠?”
“許多時候,千金一諾這四個字,本身就是在欺騙自己,為了千金一諾而千金一諾,十一代人,為了一支已經被遺忘的皇室血脈,被朝廷追殺至今,敢問爹爹,於朝廷而言,吳家忠嗎?於國家而言,吳家忠嗎……為護一國,犧牲十一代人,兒子認為值!為護一人,而犧牲十一代人,於國何益,於民何益?無非是在酒樓茶肆,酒餘飯後,搏人一聲輕嘆罷了……兒子就想問問爹爹,值嗎?”
吳小妹掩面悲泣。
吳老爹頹然坐倒,他吶吶道:“吳家沒有你這樣的逆障……你滾。”
“兒子不能滾。”吳爭仰頭道,“兒子在求爹爹,幫兒子教書育人,讓學子們知道,何為真正的忠誠,希望再不會出現象吳家這般……悲涼之事。”
吳老爹怔怔地看著自己的獨子,問道:“你說,何為真正的忠誠?”
吳爭堅定地道:“士之才德蓋一國,是為國士。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國士與匹夫,都沒有說到要忠於一姓。故真正的忠誠,僅為國為民四字。”
“皇帝為一國之君,代表國家、朝廷,按你的意思,國人不必忠誠於皇帝?”
吳爭道:“皇帝代表國、民利益時,忠於皇帝便是忠於國、民。皇帝無法代表國、民利益時,忠於皇帝便是背棄國、民。”
吳老爹晃了晃頭,他腦子裡有點亂,問道:“可皇帝手中有天下軍隊,掌控生殺大權,就算皇帝已經無法代表你所說的國、民利益時,如何制約,難道要造反嗎?一旦造反,生靈塗炭,豈不與你所說的為國為民相悖?此說法不通。”
“就是造反!”吳爭堅定地說,“無法代表國、民利益的皇帝,為何不反?”
吳老爹指著吳爭道:“妖孽……妖孽!”
吳爭昂首道:“國破家亡,若再不改變,如何與韃子對抗?難道還要將士用聖賢仁義去面對韃子鋒利的屠刀嗎?兒子只想讓學子們明白,他們日後將為誰而學,為誰效力,為誰而死,為誰而戰。待民智一開,區區百萬建州人,何足道哉?”
吳老爹是個有學問的人,他其實能聽出吳爭話中的矛盾之處,也能理解吳爭話中想表達的意思。
道理,同樣在於變通。
一個時候,講一個時候的道理,這沒有錯。
否則,就是認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