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少年實在是氣不過,剛才那一人一馬從他身邊過去,他肩上挑著的菜筐子擦到了馬,頓時一個趔趄,少年在路邊摔了個狗啃泥。
他一骨碌爬起來擦擦嘴,朝著那人就大罵起來。
此時馬已經飛奔到了城門口,少年卻突然罵不下去話了。
因為他看到馬背上那人像這邊投過來一瞥,少年瞬間就感覺到了陰冷,不耐,還有濃重的殺意。
他禁不住打了個寒噤。
馬匹很快消失在城門口。
“眾位愛卿,昨日傍晚,朕得到訊息,東吳兩條河交界處河堤崩潰,下游的百姓損失慘重,前方已經送了訊息回來,要朕撥款運送糧食賑災。”
皇上剛坐上龍椅,便對堂上諸位道。
朝中頓時一片譁然。
有質疑此訊息真假的,有在想補救措施的,有哀嘆天災**民不聊生的………
“啟稟陛下,臣認為訊息真假,有待核實。”
說話的是戶部尚書,一個滿頭花白的老頭兒。
“吳愛卿有何高見?”皇上看了看他,示意那老頭接著說下去。
“臣以為,東吳兩條河交界處的水壩是先帝在時為造福東吳百姓,斥巨資修建的。當時請的監工,設計,都是工部裡一等一的人才,那東吳河堤可謂是千秋萬載的功勞。”
那老頭說到這裡,偷偷看了一眼皇上,見後者一臉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便接著道:
“今年夏天東吳地區並沒有暴雨,南巡時傳回的訊息也都稱東吳地區都是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如今冬季更是少雨,又何來水患的說法?”
老頭此言一出,眾人又是一片熱議。
其中點頭稱是者不在少數,反對的口口聲聲說著反對,找出來的理由又太過牽強。
偏偏此時,只聽堂下一個年輕的聲音冷笑起來:
“吳尚書說的有理有據,可是皇上得到的訊息,還能有假不成?試問天下誰有這麼大的膽子給皇上送假訊息?難道是一個小小的東吳縣令?真是貽笑大方!”
那吳尚書覺得自己說的有理有據,話還沒說完就被別人嘲笑不說,還拿皇上給他施壓,當場就暴跳如雷,又礙於皇上在場,不敢發作,只冷冷瞥了說話的人一眼,冷哼道:
“我當是誰,原來是阮尚書家的兒子阮明釗啊!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剛好可以到朝堂上上朝的階品,才說出這樣沒見識的話來!”
阮濤頓時臉色難看無比。他自然是和阮明釗私下裡斷絕了父子關係,但是外界並不知情。那姓吳的老頭一開口,把自己也給弄的下不來臺了。
正自躊躇間,忽又聽吳尚書道:“阮尚書不必感到羞愧,雖說虎父無犬子,但阮尚書如此足智多謀,卻有一個這樣愚笨的兒子。我看您這兒子怕不是您親生的!”
吵到這個份上,阮濤只得心裡一邊嘀咕“本來就不是老子親生的”一邊和吳尚書對罵起來。
阮明釗本來嘲諷別人不成,倒被那老頭反諷,心裡又羞愧又生氣,卻聽見那老頭連阮濤一起給得罪了,頓時心裡暗爽不已,看那吳尚書也順眼起來。
要不是外界不知道他和阮明釗已經斷絕關係了,他都想衝過去幫著吳尚書對陣阮濤了。
一陣討論之後,皇上眾臣沒有得到任何結果,吳尚書和阮濤阮明釗三人結下了單方面的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