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夕陽將紅色餘暉灑在整個演習戰場上。
紅方指揮部,居中而坐的蘇七月正和自己的同僚討論著演習第一天的情況。
首先開聲的是參謀長李瑞峰。
在總結了藍方今天白天的所有動作之後,李瑞峰開始陳述自己對於此戰的部分觀點。
抬頭看向旅長,一字一句地開聲道:“今天演習開始之後,藍方就採用了不常見的作戰策略——不管我方可能設下的埋伏,也不和我們在事先設好的陣地多做糾纏,而是長驅直入直接插入了我方腹地。”
“從藍方的整個突進過程來看,他們的機械化部隊的機動速度是很可觀的,也對我方兩處高地的防守造成了一定威脅。”
“目前因為天色漸晚,藍方中間數個營級部隊已經放緩了前進速度,選擇了就近集結組成防禦陣勢。而後方,導演部預設的藍方主陣地這一塊,他們同樣牢牢佔據著主動。”
一邊給蘇七月、喬松林等人作著講述,李瑞峰一邊在沙盤上比劃著:“目前戰場的局勢是,藍方的一字長蛇陣,延綿二十多公里。可以說,幾乎完全切斷了我方1793高地和1822高地之間的聯絡。”
“接下來的戰事,我們既定的亮出高地聯合出擊的作戰計劃,將很難打出來……”
聽著李瑞峰面色凝重的一番話語,喬松林、蔡國華,包括副旅長趙海都是眉頭深鎖。
這一天的機動下來,藍方的攻勢幾乎是肉眼可見的。
而自家紅方,除了一開始戰狼中隊第一小隊的些許抵抗、阻撓之外,只有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的一些零散攻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除此之外,己方地面的攻擊,幾乎完全被藍方封在了防禦圈內,根本沒辦法施展出來。
當然了,如果硬是出動地面部隊強攻的話,紅方也不是做不到。
關鍵是,一旦那樣選擇的話,很容易將己方陣地的部署暴露給敵人。
在還沒有做好全面反攻的準備之前,這種選擇當然是不可取的。
眼下藍方的攻勢已成,紅方這邊如果在局勢上多少顯得有點被動。
隨著李瑞峰的一番陳述之後,趙海也跟著開聲了。
“參謀長剛剛說的這些,我們都已經看到了。藍方這次的動作,可以說是破釜沉舟,打算和我們硬剛到底了。”
“但是我個人認為,他們的強大攻勢的背後,也是有一些破綻和瑕疵的。如果利用好,我們未必沒有扭轉局勢的機會。”
趙海說到這裡,蔡國華就跟著開口道:“趙副旅長的意思,是藍方的後勤保障這一塊?”
“沒錯,就是後勤保障!”
趙海聞言,立刻一揮手道,“藍方的陣線拉得這麼長,無疑是看準了我方兩處高地之間的空當很大,足夠他們的機動部隊馳騁。”
“這一點固然沒錯,我們在不大舉反攻之前,很難阻止他們的突進。但是我們也不要忘了,藍方陣線拉長之後,對他們的後勤保障也提高了很大的難度。甚至可以說,他們的後勤保障是肯定會出問題的。”
趙海說到這裡,李瑞峰、喬松林、蔡國華三人都是贊同地點了點頭。
陸軍野戰部隊中,後勤保障部隊的運送能力和效率,一直是個難以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原因很簡單:現代戰爭幾乎都是資訊化戰爭,後勤保障部隊想要在無數“天眼”下瞞天過海,難度真是太大了。
交戰雙方中,一方一旦發現了對方的後勤保障部隊出動,必然會進行孜孜不倦的騷擾、侵襲。
最關鍵的是,後勤保障部隊的作戰能力,始終和其他部隊是有差距的。
尤其是這種高原地形之下,其運輸能力本來就要打折扣。
一旦受到對方的火力威脅,後勤保障部隊運輸車的機動速度,完全沒辦法和機械化部隊相提並論,肯定會落到後面。
除非其餘部隊將其護衛在中間,情況才稍好一些。
可一旦其餘部隊這麼做了,那他們自己的突擊速度無疑就會受到極大影響。
趙海顯然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有了這樣的陳述。
對於趙海指出的這一點,大家都是認可的。
但是蘇七月,卻有著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