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什麼說是差點呢,又為什麼說是眼看著呢,是因為下一秒阿七就被人給拖住了背,給一把拉了回來,還一不小心的入了他人的懷,要不怎麼能說是湊巧呢,無巧不成書麼,天下之大,巧合最大。
有幸救了阿七一命的人,叫顧思源,正是顧家大房的公子,顧思源。
“她是人,總能同路邊的阿貓阿狗相提並論,公主未免也太欺負人了,”
“你!你少管閒事!”
“公主就算在怎麼是金枝玉葉,尊貴之身,也不能隨意編排人,給人難堪,說出去,不免讓人笑掉了大牙,”你既以說她身份低賤,沒有資格,又不配,卻仍要在這兒同她牽扯,豈不是自降身份。
“你是打算護著這個小婢女了?”
“怎麼?這是顧家,我身為顧家長子,還做不得一個婢女的主嗎?”
阿七瞧著顧思源這架勢想來是不是單純的為了一個小婢女才如此的了。
阿七想著,顧思源的母親雖說是後來被扶上妻位的,可前頭顧家那位大奶奶並沒有生下一兒半女,而顧思源也是在母親得了妻位之後所生,所以也算是名正言順、順理成章的顧家嫡長子,為人也算是努力上進,只是可惜母親因他得了尊榮,他卻因自己的母親受了牽連。
林念珍不受老太太喜歡,
“”
阿七覺著,這個顧思源長得十分的儒雅,又有點老派之相,同顧南傾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型別,應該是個典型的讀書人了,而顧南傾就有點像那些紅樓裡的楚客。
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阿七覺著十分的奇怪,從前阿七不覺得,如今想想便覺著是了,顧家是大家,理應是順字排輩的,顧家大少爺叫顧思源,從的應是思字輩,前邊後邊大大小小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理應是順著顧思源,一同從的思字輩,而也確實是是如此的,比如,顧思恩、顧思娥等等,可偏偏顧南傾總是這麼突兀,這也太奇怪了吧。
雖然說顧南傾這名字取得確實也是很不錯的。
顧南傾的母親,阿七並沒有見過,只是聽說她早早的就去世了,生著的時候是個難得的美人,不過也不奇怪,至於有多美,參照顧南傾的那張臉便就知曉了,顧南傾就長得十分的好看,母親自然也是絕美的,
南都,坐落南邊,是為都城,天子腳下,自是熱鬧非凡,引人遐往,絡繹不絕。
南都城一年一度的花燈節,更是花名在外,由皇室貴族親自操持主辦,是個佳偶天成,甚是浪漫的美好日子,花好月圓,情意滿滿,自然是個人人都要湊上一湊的元至佳節。
“公子,買花燈是要送給靜公主嗎?”
“恩,”
主僕二人一前一後的在街上走著,前頭白衣華服大步流星走著的是主人,後頭黑衣墨杉小碎步跟著的是僕人。
白衣華服的男子眼睛時不時的看向左右兩邊的花燈展,似是專心一意的挑選著,又好似漫不經心的。
“公子眼看著也快要到娶妻成家的年歲了,南都城有習俗,花燈予人是指情意交好的意思,公子是對靜公主留了心嗎?”
在花燈節到來的那一日,買一盞花燈,在煙火燃放之時,親手送給心愛之人,便是許下了一生一世的諾言,這是在南都城約定俗成的,等到第二日,男方便會抬著聘禮前往女家提親,求取佳人,以花燈為信物,結下一雙人的情意。
大家都說,那一日看對眼的男女是受到了花燈娘娘的庇佑的,能夠保一生情緣順暢,求一個兩廂情好,永不分離。
“我並不知曉這個習俗,”相較於前者的滿心雀躍,後者倒顯得淡然許多,這份淡然中甚至透著絲絲嘲諷。
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習俗,他怎能不知曉呢?
言下之意是,並不喜歡他口中的“靜公主”了?
“公子如今知曉了也不晚,靜公主出身皇家,母親又是東陵世家之女,才情樣貌也是一等一的好,是十足十的第一美人兒,又與公子有著自小一起長大的情意,定是相配,公子若是想要娶妻,屬下實在想不出除了靜公主之外,更為出色的人選了,”
黑衣墨杉的男子也沒有顧他的敷衍之色,仍是一個勁的喋喋不休,言語間滿是自豪的神色,好像他家公子真的是世間頂頂的好男兒,無人可比的存在一般。
“你今日的話多了些。”
白衣華服的男子在一家花燈攤前停下了腳步,這家的店鋪攤規模不是很大,老闆應也是個淡泊之人,不像左右四周的為了攬生意而發出的許多嘈雜聲,只是安安靜靜的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看著路上行人,熙熙攘攘,卻能在不知不覺間引人前往,或許這個老闆才是最明白的人,今日的主角,是那一個個精心雕琢,能給人帶來美好期許的花燈,而不是在場的所有人。
白衣華服的男子細細的擺弄著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的一個小花燈,只是一隻簡單小巧的小兔子而已,但令人好奇而為此多看上兩眼的是,這隻小兔子的眼睛不是紅色的,而是淡淡的藍色中卻又泛著一點點紫。
“就要這個了吧,”他輕悠悠的語氣,緩緩的開了口,就打算付錢將它帶走。
身後的人聽聞便低頭開始掏錢,放於攤子的擺架上面。
“不好意思,這位公子,這盞花燈已經搶先一步被一位姑娘定下了,”那位老闆見狀,倒是徐徐的站起了身來,這般解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