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皇帝趙光義子女眾多,但皇后滴出的只有燕國公主趙明月一人,按說應當是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當今皇后出身將門,親哥哥是更是目前大宋第一武將,殿前司都指揮使李繼隆,李家這種外戚配置也只有漢朝時的衛子夫家才有過。
那麼,李皇后和她家的榮耀能保持多久,那就要看她的兒子將來能否繼承皇位。然而,可惜的是她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生了個女兒,便是趙明月。
所以,李皇后不喜歡趙明月,哪怕是親閨女也非常不喜歡。
後來,她再沒有懷孕,索性把趙光義長子趙元佐的兒子接到後宮來養,卻從來不管自己的女兒。
以趙明月的身份,整個皇宮乃至國家,只有皇帝和皇后能管、敢管,但皇帝忙於軍政,皇后又不待見。於是,趙明月這個公主便成了皇宮裡的野丫頭。
其實趙光義還是很喜歡趙明月這個女兒的,她天資聰穎,志向高遠,能文能武,比幾個不省心的兒子看上去都要強一些。他曾不止一次說過,若明月是個男兒,我當再無後顧之憂。
那麼,趙光義的後顧之憂是什麼?
第一,幽雲十六州,這不必多說。
第二,不省心的兒子們。
他為了給兒子們肅清障礙,千方百計逼死弟弟趙庭美,逼死太祖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德昭和德芳,誰知兒子並不領情。
長子趙元佐本來是繼承大統的最佳人選,但他屢次衝撞自己,要給叔叔和兄弟平反,最後索性把自己逼瘋了。三子趙元侃渾渾噩噩,外面養著個四川來的唱戲女子青紅不顧。剩下的都是吃喝玩樂,不學無術,一看就不是當皇帝的料。
唯有二兒子趙元僖目前還算省心,目前出任開封府尹,政績顯著,口碑良好。只是這個兒子為人深沉,心機頗重,連他也看不清趙元僖的內心。
趙光義很不喜歡這種失控的感覺,所以,皇位到底要傳給誰,他還在猶豫。
若元佐能好起來,那就好了。
可喜的是,太醫彙報,元佐真的好起來了,病情已經逐步得到控制,只是還需要些時間。
趙光義非常高興,在早朝時還向滿朝文武宣佈了這個喜訊。大臣們都連連道賀,山呼萬歲洪福。
開封府尹、許王趙元僖冷眼旁觀,多少年來,很少見過父皇這麼開心過。再看這些大臣,也是由衷高興,有的甚至喜極而泣。
果然如同張燕燕所說,如果大哥真的好了,那還有自己什麼事兒?他咬咬牙,暗下決心。
退朝後,趙元僖尾隨趙光義進入上書房。
“元僖啊,你還有什麼事,不在朝上一併說了?”趙光義一邊讓太監更衣,一邊問道。
“回父皇,兒臣有些家事,在朝上不方便說。”趙元僖垂手道。
“哦,家事?說來聽聽。”
“父皇,大哥病情有所好轉,實在可喜可賀,而且明月也從外面回來了,難得我們一家人團聚,所以兒臣想組織一次家宴,為大哥慶祝,為明月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