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這般執意,直弄得傅明軒極其的不適。不是翻譯不翻譯的問題,關鍵是在沈鈺面前甚是沒有面子。
許是為了緩解尷尬,又或許是本身就有這個打算,場面僵持之際,沈鈺衝著李昊淺淺一笑。
“既然殿下對資治通鑑如此感興趣,不如一起翻譯如何?”
“好啊!只要是老師不嫌煩,本宮倒是願意一試。”
平日裡,李昊最頭疼的就是那一堆之乎者也,本以為李昊定是不會同意,豈料李昊竟然答應的如此爽快。一時間,又把傅明軒弄得個始料未及。
“怎麼?很意外嗎?”
“我意外個什麼?你要是真能幡然悔悟,我還能早點離開這個破地方呢!”
“好啊,既然表哥如此看好本宮,那本宮就送表哥一程。”
“……”
李昊做事情可謂雷厲風行,說幹就幹。說話就撂下碗筷,隨幾人去了藏書閣。
“這樣吧,咱們四個人分成兩組,我與沈老師一組,景兄與我表哥一組。我與老師負責翻譯,你們負責校隊,如何?”
“那個……也只能這樣了。那就開始吧。”
雖然也想跟沈鈺一組,但是不太現實。無奈下,傅明軒也只能服從分配了。
就這樣,下午的課程開始了。
為了不讓李昊感到枯燥,沈鈺專門挑比較著名的範例翻譯。把雜七雜八的交給傅明軒整理。
“這樣吧,殿下執筆,微臣來翻譯如何?”
“可以啊,本宮雖然書讀得不好,但是比較喜歡寫字。”
備好紙墨筆硯後,沈鈺又與李昊交代了一下格式上的問題。而後,師徒二人便開始了首次配合。
“咱們呢,一條一條的、慢慢的翻譯,哪裡不明白,及時探討。不圖快,先做一下練習。等熟練後,再規整草稿交與傅少師校訂。這整理成冊的事嘛,就交給吳編修他們去做吧。那個,殿下準備好了嗎,我可要開始了。”
“嗯,好了。老師可以開始了。”
衛鞅欲變法,秦人不悅。衛鞅言於秦孝公曰:“夫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
“殿下寫完了嗎?”唸完第一段,沈鈺看了一眼奮筆疾書的李昊。
“等一下哈,馬上。”頭不抬眼不睜的回了句,利落的做了個甩筆收尾的動作,李昊揚起那張稚氣的小臉,看向沈鈺。
“好了,老師接著唸吧。”
“這句話講的是,公孫鞅想實行變法改革,秦國的貴族都不贊同。他對秦孝公說,對下層人,不能和他們商議開創的計劃,只能和他們分享成功的利益。”
“講論至高道德的人,與凡夫俗子沒有共同語言,要建成大業也不能去與眾人商議。所以聖賢之人只要能夠強國,就不必拘泥於舊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