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大雪滿弓刀(二)
那雪在無聲無息中悄然而至。初時似鹽粒,噼噼啪啪地下落,儼然是“空中撒鹽差可擬”。
不多時,就變成了晶瑩剔透的雪花,“未若柳絮因風起”了。
到最後,風也起了,卷積著的雪片越來越大,直到變成“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了。
雪這個東西,看似潔白,實則是把天空中有形的、無形的髒東西,全給包裝起來,用一種看似無害的形態落到地上。
也許是虛榮心作祟,那雪花又層層疊疊,將地上的汙穢、血跡、殘屍一一掩蓋了起來,真個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有看官說了,不是說雪是冬天的精靈嗎?你像那誰誰和那誰誰寫的,多美呀!
美嗎?
那是你在吃飽穿暖之後,而且又沒有出行的必要的時候,才會覺得美。不然的話,你一定會說,美個屁呀!
方仲永是吃飽穿暖的了,看著紛紛揚揚飄落的雪花,才會很有小資情調的來一句“聽雪落下的聲音”。
延州的百姓們也是吃飽穿暖了的,雖然沒有方大人的詩情畫意,但也不妨礙他們說幾句“瑞雪兆豐年”之類的俗語,給自己一點希望,好歹慰藉一下這過得亂糟糟的一個冬天。
想要進城而被拒的西夏人卻沒有一點開心的地方,更沒有哪個缺心眼兒的去聽雪落的聲音。
大家都在忙著勸自己英明睿智的大王,衝動是魔鬼,大王您可要冷靜啊!
元昊卻不是個乖孩子,腦袋搖晃得像個撥浪鼓似的,偏不乖,我偏不乖!
好吧,元昊沒有這麼賤萌,他只是揮刀劈死了一個極力勸阻他的將領,就再也沒有人敢阻攔了。
既然橫豎都是個死,倒不如死在衝鋒的路上。那樣的話,說不定大王看在自己為國流過血,還能稍微看顧一下自己的家人。
雪,越下越大,血,越流越多。
直到已經漫過腳踝的雪花,也不能掩蓋住這人間的慘劇的時候,元昊終於清醒了過來。
一個延州就這麼難打,宋國其他的州府呢?即便是僥倖打下延州,能在宋軍組織的反撲中堅守下來嗎?
上天啊!你為什麼如此的不公,單寵愛炎黃子孫,而擯棄了大漠兒女呀?
向上天怒吼一聲的元昊,再也壓不住胸口湧上的鮮血,噗的一口噴出,轟然倒地。
眾將士一看,大王昏倒了,太好了,呃不,是太不幸了,咱們趕緊回去保護大王吧!可不能只顧攻城,沒有了大王,咱大夏人民的日子可怎麼過喲!
原本就心不甘情不願的西夏將士,瞬間如潮水般退了回來,拱衛在他們的大王周圍。也沒有什麼軍法官去制止他們,因為大家心裡都明白: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
這不是打仗,這是送死啊!
大王無法理政,張元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軍師嘛,一軍之師,你不頂缸,呃不,是你不拍板誰拍板?
看著一圈不懷好意的眼神,張元自知不能倖免,眼睛一閉說道:“各位將軍,在下的意思是護衛大王及早返回興慶府,以免為敵所趁。各位,以為然否?”
眾人齊聲讚道:“軍師智謀高絕,我等自當聽令!”
聽令就聽令吧,反正在這兒早晚也是死,回到西夏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說不準大王也是這麼想的,只不過抹不開面子,才假裝昏死過去了呢?
既然事不可為,咱還是走為上策吧!
後軍變前軍,再留下斷後的軍隊,收拾輜重,西夏人就準備打道回府,以待來日了。
方仲永一看,想跑?沒門!
開城門,放狄青!
關係緩和不少的範雍勸道:“窮寇莫追呀!”
“不,據一位很厲害的人說,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正是趁他病,要他命的好時機,焉能縱虎歸山?
小青,小青,死哪兒去了?還不裝備好騎兵,準備出發。
你給我記住,不要靠近攻擊,要像狼一樣遠遠地跟在後頭,趁他疲憊的時候,就狠狠地上去撕咬。撕下一塊肉來,扭頭就跑,不要與敵人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