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北宋穿越攻略 > 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

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 (第1/2頁)

次日,晏居厚**的海滄船到貨了。

果然是從裡到外被人大大地改造了一番,原有的武器系統全被拆掉,分割成大大小小十多個艙室,裝潢更是極盡奢華。

雖然在晏居厚的堅持下,奉化軍都指揮使誠惶誠恐地接下了五百貫的船錢,還一個勁地說“給多了”。為了回報晏公子的慷慨大方,都指揮使大人毅然將一應船工的身契贈送於晏氏,“給一幫窮苦人找個出路”。

方仲永怎麼看都覺得船上的陳設一千貫都打不住,小聲問道:“這麼收禮,是不是不太合適?”

晏居厚絲毫沒有不合適的感覺:“一千貫買個五品的官位,有什麼不合適的。”

“可是,你並沒有真打算奪了他的官位呀?”

“他不知道呀!要是我再按價掏錢,他會以為咱們是鐵了心要收拾他了,反而憑空得罪了人,那才真叫不美呢!”

方仲永忽然覺得晏居厚說得好有道理,他竟然無言以對,看來自己這個官場小白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呢。

舵手一聲號令,揚帆起航。要說這戰艦就是比民船厲害,雖僅有小風,速度卻是已經很快了。加之新入職場的普遍心態作祟,一幫船工極力表現,須臾便過了石鐘山,算是正式進入了長江下游航道。

那石鐘山實際上不是一座山,而是兩座山,都由石灰岩構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鍾,“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故皆名為“石鐘山”。兩山分據南北,相隔不到千米。南面一座瀕臨鄱陽湖,稱上鐘山;北面一座瀕臨長江,稱下鐘山,兩山合稱“雙鐘山”。

真正讓石鐘山出名的是蘇軾的一篇不太嚴謹的地理科普文章《石鐘山記》。文中嘆了酈道元的簡略,笑了李渤的粗陋,更是大大地嘲諷了一番自以為得解的粗鄙者。

方仲永對這僅憑建築、碑刻而吸引遊人的去處沒有什麼興趣。

前生他曾有個夢想,等有一天有錢了,一定去自然景觀之極致的九寨溝和人文景觀之大成的故宮看一看。至於石灰岩被江水侵蝕成孔洞又與江水搏擊而形成的“窾坎鏜鞳”的聲響,很稀奇嗎?住在廢棄的涵洞中,頭頂火車呼嘯而過時發出的聲音豈不響多了?

三帆俱張,吃滿了風,當真是快逾奔馬。江面浪花跳躍,不時有幾隻江鷗在浪尖上掠過。天色越來越暗,夕陽躲在濃重的雲朵後面,給烏雲鑲上了一道金邊,很有些詭異的感覺。兩岸景物飛速向後,遠處船工的號子聲當真是“曲中人不見”,僅剩下“江上數峰青”了。

貓奴趴在船邊看飛馳後退的兩岸,覺得很是有趣。一低頭,倒是看見了稀奇大喊道:“快來看呀!這裡也有涇渭分明呢!”

可不,鄱陽湖水清澄,江水略有渾濁,也算是稍微弱化一些的“涇渭分明”了。

看那滔滔江水東去,方仲永不由意氣風發,高唱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只是變聲期的男聲,是無論如何也唱不出楊洪基老師的慷慨悲愴的韻味。

曾鞏讚道:“文遠的一曲《臨江仙》清越激昂,雖結尾有歸隱之意,也不失為一種灑脫。只是聲音實在是不敢讓人恭維,想必由有些年紀的昂藏大漢來唱似乎更好。可令李三唱來!”

李三急忙擺手道:“小的雖粗識幾個字,但不會唱曲兒,莫要糟蹋了我家少爺的絕佳詩詞才好!”

無奈眾人強命,李三隻得唱來。夕陽映照下,卻又有說不盡的悲涼了。

眼見天色將晚,那風卻是沒有一絲要停下來的意思,反而越來越大,激揚起的浪花甚至能拍打到甲板上。幸賴那海滄船穩定性極好,倒也不用擔心會有傾覆的危險,即便如此仍然搖擺不定。

掌舵的船工急忙稟報道:“看這樣的情形,天黑之後必有暴風雨到來,請夫人和少爺及早安排登岸為宜。”

晏居厚問道:“前方可有適宜登岸的碼頭?”

最新小說: 三國輕騎兵 我是齊王 逐鹿從戰國開始 這個側妃路子野,得寵著! 那些神隱山不得不說的秘密 重生之復仇謀妃 錦衣護山河 帝婿無雙 重生南北滅隋唐 朱元璋是我爹,穿越大明啃老! 妖知 汗青策 深夢且 傾顏為害卻是少年郎 凰城煙沙 史書三國傳 三國:軍師收手吧,都統一羅馬了 攝政王妃她說一不二番外合集 大秦:開局向祖龍索要太子位 回到古代當紈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