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北宋穿越攻略 > 第二十四章 磚頭的用處

第二十四章 磚頭的用處 (第1/2頁)

與方仲永借來的車馬、僕人窮酸模樣不同,那曾氏累世為官,還是有些排場的。此次曾鞏趕赴撫州考試,家中安排畫舫一艘,僕人、丫鬟若干。加之曾曄早已娶妻生子,於男女之事興致甚濃,亦有侍妾隨行。食宿也大都在畫舫上,登岸也只是為了遊玩而已。說是考試,旅遊還差不多。

晚飯後,方仲永與曾氏兄弟沿撫河緩行。雖是天色已晚,那渡口竟還是熱鬧非凡,寺廟前也是陣陣喧鬧。真是好一派盛世景象!

方仲永指著那太平景象,說道:“如此美景,兩位兄長可有詩詞詠之?”

曾曄笑道:“詩詞非我們兄弟所長。既然方賢弟說了,為兄就先拋一塊磚,引一下你的玉如何?有了,且聽:忙中偷得此身閒,杖策西風自往還。今日已償雲水債,春風得意下疏山。”

曾鞏打趣自己的哥哥道:“不知兄長何時忙碌了,竟還需要忙裡偷閒,實在是小弟的罪過!”

方仲永也笑道:“未知叔茂兄償得什麼債,還能償出春風得意來,也是不易呀!”

曾曄也不以為意:“先說了拋一塊磚嘛。子固,快把你的玉拿出來。否則,定教你屁股開花。”其父在外為官多年,平時曾鞏的學業多有曾曄督促。二人雖非一母同胞,感情卻很是親厚,且曾曄為人戲謔,是以曾鞏並不怕他。

曾鞏朗聲道:“這有何難!且聽:素楹丹檻勢凌空,一畝蕭然四望通。幽事每尋佳客共,高情還與古人同。滿山鐘磬蒼煙下,繞壑松篁晚照中。曾了功名須到此,長依荷芰向秋風。”

方仲永正感嘆“不擅詩詞”的曾鞏都能寫出此等好詩來的時候,曾曄一巴掌拍在曾鞏的腦袋上:“你個小屁孩,了得哪門子的功名。大哥我多半是讀書不成了,正要你努力進取,好讓父親有些臂助,免得他老人家為難。萬萬不可學那所謂的高人雅士,動不動就隱居去了,於國於家毫無用處!”

方仲永撫掌讚道:“叔茂兄所言甚是!子固當謹記才是。”

曾鞏生氣了:“引用而已,至於如此嗎?曹子建不還說,詩詞小道也。”

曾曄厲聲斥道:“你是曹子建嗎?人家才高八斗,你有幾鬥?大言不慚!”方仲永心道:令弟雖沒有八斗,四五斗只怕還是有的。不像咱們倆,連半鬥都沒有呀!

儘管比人家差了好幾鬥,該說的話還得說,方仲永正色道:“不知二位兄長以為,詩詞為何物?”

曾曄說:“詩以言志嘛!語出《尚書·舜典》。”曾鞏怕捱揍,不敢再說“小道”了,附和著點頭。

“於治國有何用?”方老師循循善誘。

“於治國有何用?”疑問變成了反問,意思就不同了。看來曾氏兄弟不是讀書讀傻了的書呆子,沒說出要用詩詞治國平天下的蠢話。

方仲永自說自話:“詩詞於治國有何用呢?看似沒有什麼用處。百姓餓了、冷了,詩詞不能給百姓溫飽;外敵入侵了,詩詞不能退敵。但詩詞真得一點用處都沒有嗎?我看不盡然。

遠的不說,叔茂兄,你自天聖三年中秀才後,也參加了幾次解試了吧?可曾中舉?”

見曾曄有些黯然,方仲永急忙安慰並獻上雞湯:“小弟竊以為,非是我兄才學不濟,多半是詩詞上出了問題吧?”

曾曄怒衝衝地答道:“都說詩以言志。我本對於某物、某事沒有感想,你讓我怎麼言志,又言的哪門子的志?更可恨的是限定用韻,更有甚者直接指定末尾為某字。愚兄好不容易寫了首勉強通順的詩詞,被他一限定韻腳,得,全完了。倉促改了後,別說是考官,就連我自己都看不過去。中舉?難啊!”

方仲永深表同情:“我兄所言甚是。但就此放棄科考,可乎?”

曾曄很無奈地說道:“那怎麼行?就我爹的性子,知道我不去考試了,非扒了我的皮不可。所以,還得考啊!”

曾鞏拉拉哥哥的衣袖,小聲說道:“你不是說科考很容易嗎?怎麼聽起來這麼恐怖?”

“那是怕你擔心,哥哥故意騙你的。”

眼看兩名考生即將因考前焦慮而棄考,方仲永趕緊阻止道:“以二位哥哥的才學,應付這詩詞又有何難?”

曾曄眼睛一亮:“怎麼,賢弟有門路能提前知道考題?”

這罪名太大,咱可擔不起。方仲永忙解釋道:“預知考題風險太大,智者不為也。小弟以為,詩詞特別是應試的詩詞,實際上是不太講究立意高遠的。若是打個比方的話,大概相當於填字遊戲。

小弟這裡有一本《笠翁對韻》三十篇,乃異人傳授。文字雖淺白,於對仗、押韻卻很是實用。願二位兄長熟讀,應對應試詩詞當無大礙了。”

方仲永取出抄錄好的《笠翁對韻》遞給了二人。

不愧是家學淵源,曾鞏一看就深以為美並指出了小小的瑕疵:“這‘流涕策,斷腸詩’一句似有不妥。‘流涕策’當出於西漢賈誼《陳政事疏》,這‘斷腸詩’不知是出於何典故?”

最新小說: 我是齊王 逐鹿從戰國開始 這個側妃路子野,得寵著! 那些神隱山不得不說的秘密 重生之復仇謀妃 錦衣護山河 帝婿無雙 重生南北滅隋唐 朱元璋是我爹,穿越大明啃老! 妖知 汗青策 深夢且 傾顏為害卻是少年郎 凰城煙沙 史書三國傳 三國:軍師收手吧,都統一羅馬了 攝政王妃她說一不二番外合集 大秦:開局向祖龍索要太子位 回到古代當紈絝 大秦:三千大雪龍騎,助祖龍問鼎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