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演這麼一出,真正目的還是打磨第二營。
第二營,有不少新人。雖然說也有第一營的一些班子,但是總體水平還是不如第一營的。
因此,不斷打磨是必須的。
“有件重要的事。之前和你說過。進修時間定下來了,三天後就走。”
李修道。
“這麼快?”
滿光志大吃一驚。他明白,進修等於晉升。
一般來說,上校以上晉升,都需要進修一年。
但他沒想到李修進修機會居然來的這麼快。
“我呆在這裡作用不大。”李修道。
營,已經建了。作訓內容,班底體系,乃至訓練流程,李修都搞完整了。
呆在合成營,他也整不出來其他活。
“營長,我要是你,就呆在合成營了。五年以內,合成營有機會擴編成合成旅。那時候,就是軍官的晉升期。”滿光志張了張嘴,進修本來是好事。但是進修要離開合成營這個前途無量的特殊單位,換成他自己,未必能下定決心。
“我就是單純閒不住。”李修隨便找了個藉口:“而且,計劃裡,合成旅也不只是合成營的規模擴大,還需要各項技術力與科技力的發展。要是按照我們之前討論的合成旅規模,怕是至少要十年才能達到。”
合成旅,是一個整體。
也是資訊化作戰模式的單元。
但是目前的裝備水平,完全達不到要求。
他想了這麼多天,還是覺得循規蹈矩與等待不是他的菜。
合成旅框架已經完整了。慢慢呆在這裡刷經驗是會有更多細節,但是依舊是空中樓閣,沒有傢伙什,咋撈勺做飯?
“那你去進修也沒用。技術力和科技力,那是人家軍工專家的活。而且,合成旅轉變,肯定是慢慢完善,不可能一步到位的。”
滿光志下意識道。
他們這些,是搞戰術的,和軍工專家不是一個賽道。
李修去進修,還能去人家賽道里?
不說李修在軍工領域本來就是小白一個,一個人去軍工領域也沒辦法給科技進步帶來多少助力。
科研領域,比軍事戰爭等級森嚴多了。
軍事戰爭還有以弱勝強的典例。
科研領域,只能依靠時間積累,用時間去試錯。
說完這些,滿光志又覺得自己說的不合適,解釋道:“我沒別的意思,我不是不想讓你去進修。只是…”
“我理解。”
李修笑了笑,道:“命令下來了我不能不去吧。更何況,說不準能認識幾個軍工大佬,能給他們提點建議呢。我聽說,國防大學就是搞框架和規劃的……說不準我的框架就對他們有所啟發呢”
滿光志雖然覺得李修是瞎幾把說,但是沒反駁。
“你走了,我們辦個送別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