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3天的艱苦談判,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簽訂《**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並公開發表。國民黨**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雙方協議“必須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為基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雙方還確定召開各黨派代表及無黨派人士參加的****會議,共商和平建國大計。這是重慶談判最重要的兩項成果。此外,談判還達成迅速結束國民黨的“訓政”,實現政治民主化;黨派平等合法;釋放政治犯等協議。一場風波過後,1945年10月11日,蔣介石與毛**共進早餐,後毛**乘車來到重慶九龍坡機場,在張治中的陪同下啟程返回延安。邵力子、陳誠、張瀾等重慶各界人士和十八集團軍駐渝辦事處的人紛紛來到機場送行。43天尖銳而複雜的談判,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 夜裡,蔣介石輾轉難眠,在日記裡寫下“甚嘆**之不可與同群”之語。
1945年10月12日,毛**起草中共中央給各中央局並轉告區黨委的指示,指出:"和平基本方針雖已奠定,但暫時許多區域性的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仍不可避免,除粵、豫、浙及蘇南等地頑軍正在向我進攻外,沿平漢、津浦、同蒲、正太等路頑軍正在向我大舉進攻,爭奪北寧、膠濟、平綏三路的戰鬥亦將到來,我方必須提起充分注意,戰勝這些進攻,絕對不可鬆懈"。"解放區問題未能在此次談判中解決,還須經過嚴重鬥爭,方可解決。這個極端重要的問題不解決,全部和平建國的局面即不能出現"。"解放區軍隊一槍一彈均必須保持,這是確定不移的原則"。"即將來實行整編時,我方亦有辦法達到一槍一彈均須儲存之目的。過去中央指示各地擴大軍隊整編主力計劃,繼續執行不變"。"東北問題未在此次談判中提出,我黨一切既定計劃照樣執行"。 以後一連兩個多月,毛**一直在給各地軍委發電報,強調重慶談判的重要性及消滅國民黨殘餘勢力的指令。
1945年12月15日毛**出席中共中央會議。會議討論透過毛**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黨內指示,指示指出:"盡一切努力粉碎國民黨的進攻,仍是各解放區的中心任務",並要求各解放區抓緊做好練兵、減租、生產等十項工作,以鞏固解放區,提高我軍戰鬥力。指示強調“不論時局發展的情況如何,我黨均須作持久打算,才能立於不敗之地:。28日為中共中央起草致東北局的指示,指出:我黨現時在東北的任務,是在東滿、北滿、西滿建立鞏固的軍事政治的根據地。"建立這種根據地的地區,現在應當確定不是在國民黨已佔或將佔的大城市和交通幹線,這是在現時條件下所作不到的。也不是在國民黨佔領的大城市和交通幹線的附近地區內,這是因為國民黨既然得了大城市和交通幹線,就不會容許我們在其靠得很近的地區內建立鞏固的根據地。這種地區,我黨應當作充分的工作,在軍事上建立第一道防線,決不可輕易放棄。但是,這種地區將是兩黨的游擊區,而不是我們的鞏固根據地。因此,建立鞏固根據地的地區,是距離國民黨佔領中心較遠的城市和廣大鄉村"。指示要求"將正規軍隊的相當部分,分散到各軍區去,從事發動群眾,消滅土匪,建立政權,組織游擊隊、民兵和自衛軍,以便穩固地方,配合野戰軍,粉碎國民黨的進攻"。
1946年1月10日毛**頒發停戰令,指出:"本黨代表與國民**代表對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之辦法、命令及宣告,業已成立協議,並於本日公佈在案。凡在中國共產***下之一切部隊,包括正規軍、民兵、非正規軍及游擊隊,以及解放區各級**,共產黨各級委員會,均須切實嚴格遵行,不得有誤。全中國人民在戰勝日本侵略者之後,為建立和平局面所作之努力,今已獲得重要之結果。****民主新階段,即將從此開始。"
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經毛**修改審定的《關於目前形勢與任務的指示》,指出:"中國革命的主要鬥爭形式,目前已由武裝鬥爭轉變為非武裝的群眾的議會鬥爭,國內問題由政治方式來解決。"同時指出:"除開個別地方,國民黨都依然可能向我們進行武裝襲擊,我們應嚴加警惕,武裝鬥爭是一般的停止了,為了保障國內和平,各地應利用目前時機大練兵三個月。一切準備好,不怕和平的萬一被敵人破壞"。"要抓緊生產運動的領導,以迅速克服財經的困難。練兵、減租與生產是目前解放區三件中心工作"。
1946年2月12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討論同國民黨談判整軍方案問題。毛**在會上說:美國和蔣介石要以全國軍隊統一來消滅我們,我們要統一而不被消滅。軍黨分立還不是最危險的,合編分駐才是最危險的。雜牌軍還沒有與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合編的,連雜牌的集團軍都沒有與蔣介石嫡系部隊參雜合編。我們現在只有對付好,才能擺脫危險。全國軍隊統一,原則上我們只好贊成,實行步驟要看具體情況,這是我們與法國不同的。 此後一直到1946年5月,毛**以中共中央軍委的名義向各地釋出密電。
1946年6月1日,中共中央起草致鄭位三、李先念、王震電:"(一)美蔣對我極為惡劣,全面內戰不可避免。要求美機運款接濟你們,恐已希望甚小,你們須求自救之道。如一方面節省用費留出準備突圍時費用;另方面麥子已熟,向民眾徵收糧稅。(二)必須準備對付敵人襲擊及突圍作戰,預擬突圍後集中行動及分散行動兩個計劃。大概在突圍及突圍後一個時期內以全軍集中行動為有利;而在敵人"追剿"緊急,行軍給養均極困難時,便應分為兩股或三股,各自獨立行動,可以避免集中行動之困難,而利於分別牽制敵人與互相作戰略上之策應。(三)目前時機緊迫,你們應充分注意,並團結內部,準備艱苦鬥爭。
日本投降後,全國各界人士強烈反對內戰,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呼籲民主協商成立聯合**。蔣介石為欺騙公眾輿論,於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給中共發出3封“萬急”電報,邀請毛**親臨陪都重慶,共商國是。
28日,毛**、周恩來、王若飛離延安飛往重慶。29日,毛、周、王與國民黨代表張群、王世傑、張治中、邵力子開始談判。國民黨方面對談判毫無準備,暴露其假和談、真備戰的陰謀。最初4天,雙方就政治、軍事先作一般性商談。
9月3日,中共方面將擬訂的兩黨談判方案11項交國民黨代表轉蔣介石。談判方案是從實現和平、民主、團結出發,以國共兩黨現有政治軍事的實際狀況為基礎,並在中共方面作出重大讓步(包括軍隊的大批裁減和南方解放區的撤出的條件下提出的。
8日,張群代表國民黨作答,堅持政令、軍令統一,強調共產黨要“放棄地盤”、“交出軍隊”。從10日至21日,國共代表進行6次談判。17日,毛**同蔣介石、赫爾利(美國駐華大使商談,仍無進展。為避免和談破裂,中共表現極大的剋制和讓步,在軍事問題上表示以公平合理整編全國軍隊為原則,願將它所領導的軍隊縮編至24個或至少20個師。國民黨方面表示它的軍隊整編計劃正在進行,對於中共軍隊縮編數目可以考慮。在政權問題上,對於解放區和國民大會,雙方申述各自的立場,同意提交****解決。
重慶談判的舉行和雙十協定的簽訂,表明國民黨方面承認了中共的地位,承認了各黨派的會議,使中國共產黨關於和平建設新中國的政治主張被全國人民所瞭解,從而推動了全國和平民主運動的發展。重慶談判作為戰後中國的重大政治事件,把國共兩黨的合作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戰後中國的政治走向和政治格局,同時也為國共兩黨關係的發展留下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儘管重慶談判的政治鬧劇本質和它註定破產的歷史結局,幾乎毫無正面意義可言,但是,它畢竟公開提出和論列的三條原則,即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黨派平等合法化,卻是中國從1911年到1945年間政治教訓的真實總結。應當承認,自從孫中山所提“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以來,自從抗戰以來,重慶談判中兩黨公開倡言和認同的“三化”,是對中國幾十年深重災難的沉痛反思,是中國社會對兩黨兩軍的天然要求,是中國真正走向和平、民主、憲政和現代化的必備前提,也是中國結束戰爭、流血,避免專制獨裁極權復辟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國真正實現民族復興、國家統一併以現代偉大國家的風範和品質躋身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