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帝國的位置處於蒼黃州中部,而袁塵家所在的慶豐城處於帝國的邊陲。
慶豐城接壤草原,兩者之間有一片荒涼的戈壁,形成一條天然的國境線。
朱雲帝國和草原之間最主要的天塹,是一道天然的山巒關隘,因為生長著大量柏樹和青松,四季常青,加上緊緊挨著的關內是一片平原,土地肥沃,莊家長勢喜人的時候橫擴萬里,故而被稱為青紗帳。
袁塵的最終目的是摘月山,自然要經過青紗帳,而因為慶豐城的地利原因,所以要先往草原方向行走。
說起來慶豐城有些和朱雲帝國脫節的意思,能夠發展起來有兩個大條件,一是有著大量泉眼,糧食出產沒問題,二是礦產資源豐富。
草原那邊每當大規模聚集劫掠,都是往青紗帳裡面衝擊,慶豐城卻是很少受到波及,一來沒多少油水,二來兩者有很多生意上的來往。
關於草原,朱雲帝國這邊統稱為草馬,馬背上的民族嘛,騎射衝鋒的本事幾乎是與生俱來。
但是這麼多年了,草原都沒有一個可以維持長時間的帝國。
遊牧民族,這裡待一陣,那裡跑一陣,喜歡和老鷹一樣自由翱翔,根本不穩定。
一般過些歲月,草原上都會匯聚出一隻龐大的隊伍,殺向青紗帳,大肆劫掠,有人搶人,有東西搶東西。
那些透過部落匯聚起來的軍隊,充滿了破壞力。
每一次爆發,朱雲帝國都會損失慘重,好不容易打退,立下盟約,結果沒幾天最強部落就會換人,商量好的條約就直接作廢。
在朱雲帝國實力最強盛的時候,也對草原方面大舉進攻,結果一開始風捲殘雲,後面東南西北都找不到了,畢竟大草原上哪裡看起來都差不多。
而且,大草原之上看起來人不多,但是面積廣闊,匯聚起來的草原男兒多如牛毛,被人打到家門口,輕鬆就能聚集起百萬大軍。
結果朱雲帝國去打人家沒打下來,卻差點讓自己亡國滅種了。
後面,就是老規矩的僵持。
沒有戰鬥的時間,雙方子民相處的其實很和睦,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比如現在,袁塵就被一個熱情的草原漢子招呼了。
他用有些拗口的朱雲帝國雅言和袁塵交流。
“小兄弟,趕路怎麼可以沒有好馬,一個人走著多沒勁,在我這裡買一匹駿馬吧!十兩黃金就賣給你。”
袁塵看著這坐在馬背上的漢子,虎背熊腰,很是粗獷,在他的身後,還有好些匹高頭大馬。
十兩黃金買一匹馬,絕對不虧。
但是袁塵有戰體,有沒有馬匹無所謂,加上袁塵的武技功法都是透過點石成金學會的,他想親自去體悟,熟悉和磨練自己的力量。
在挖掘出三條道韻之後,一種成就感一直在心間縈繞,那種被自己發掘出來的力量,比輕鬆得到的力量用起來更加順手。
袁塵不要糊里糊塗的,他要將自己的資本發揮出最好的效果。
所以,袁塵這次沒有騎馬駕車,純陽戰寶也沒有帶在身邊,穿的也很普通,和平頭老百姓無二。
不然以他的資本,想風光不要太簡單。
“這位大哥,我不需要戰馬,我喜歡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