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烽煙四起,各城易手,一時間很是熱鬧,可這份熱鬧卻不是唯一。
眼下南陽袁術、豫州孔伷、兗州劉岱、河內王匡、陳留張邈、山陽袁遺、濟北鮑信、北海孔融、幽州公孫瓚、渤海袁紹。可是一個都沒有閒著,不是四處募兵,就是招募義士,大有一番作為之樣。
當然要說最奪人眼目的,自然還是此刻掌洛陽大權之董卓,董相國。
十一月初,以掃平一切障礙的董卓,一個太尉之官,已經不能滿足其身份,逐自拜相國,封郿侯,更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
一人得道了,家人自然要隨之,隨後董卓又封自己的母親為“池陽君”,設定令、丞。
自此董卓之權在朝廷中如日中天。至於每夜入宮,姦淫宮女,夜宿龍榻。欺凌禁庭公主,更是常事。
權勢中天,普天之下再無人在眼中,掩飾很久的董卓,殘忍之性隨後也露。
董卓其人,武人出身,好用刑法立威,眼下治理朝政,依然沿用。一日侍御史擾龍宗,拜見時不過忘解除佩劍,他便借題發揮,下令將其活活打死。
原侍中周異之侄、大司農周忠之子周暉本除洛陽令,聽洛陽變故,至洛陽而不就,董卓聞之即非常厭惡,隨即派兵將其劫殺。
如此血淋淋之例,一時間,董卓之殘暴,朝野皆驚,每每上朝,百官如入煉獄,深怕稍有不適,便招來殺身之禍。更悲慘,想辭官也不一定能安然而去。
只有一人例外,曹操、曹孟德,董卓識其才,表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然曹操卻不拜,當即易名,乘夜逃離。待董卓發現之時,哪怕發下海捕文書,也為時已晚了。
曹操之性,城府極深,當初面對董卓,其好友袁紹反抗了、姜麒反抗了,而他卻一直隱忍。直到避無可避。
當然不止城府,論及果決,世人都小看了著個並不太引人注目的小吏。
得罪董卓,歸鄉途中,過成皋,曹操遇故人呂伯奢,不過聽磨刀聲便懷疑要被謀害,當即拔劍殺其八口。臨走前還悲悽的留下一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隨後回到陳留的曹操自然不會閒著,在得到土豪衛茲的資助後,如同四方梟雄,散淨家財,招募義兵,更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不過著招募義兵非一日之事,哪怕天下想匡扶漢室的忠臣不少。然短時間內卻任然無法撼動董卓之位。
…………………………………………………………
上黨長子,因地勢較高,又三面環山,哪怕以入寒冷的十一月,可比之幷州其他地方卻要溫暖些許,所謂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便是指的如此之地。
當然這份氣候的安逸,也要有那份閒心去欣賞。特別是清晨放亮之後,一隊隊被捆綁之老弱,從長子城外被士兵押附而行,那份淒涼,可比寒冬還要殘酷。
“將軍!將軍!!出大事了……”
臥榻之旁,住一猛虎,豈能安睡。當聽到姜麒紮營的訊息,張楊是一夜未眠,深怕半夜聽到金、鼓之音,可到頭來還是免不了噩耗而來。
“發生何事!”
“啟稟將軍,姜麒一隊人馬出現在城外,他們、他們不知道在哪裡抓了很多百姓,當中有很多是軍中士卒親朋,眼下現在城頭已經炸鍋了,士兵都在叫嚷著要救回親人,穆將軍正在制止,請將軍定奪!”軍情重大,親兵不敢耽擱,趕緊道出實情。
“什麼!還有此事!從前只聽說過,姜麒愛民之舉,可沒聽說過他對百姓下手呀!這是什麼意思……”想過很多種姜麒破城可能,可唯獨沒有想到過今天的遭遇,張楊當即便慌張了。
“報……啟稟將軍探馬來報,姜麒分兵,以大將張飛為將,出兵數千,即將兵臨屯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著剛聽姜麒有異動,著另一個長長的稟報聲又再響起。
只是相比起第一個讓張楊摸不清頭腦的問題,第二個報告,他只是吃驚而已:“什麼!!張飛攻打屯留!!姜麒好大的膽子,不過數千人馬還敢分兵!屯留、屯留,這是想斷我後路呀!!可你姜麒是否也太自以為是了,難道當我長子兩萬多人馬是擺設,著一分兵你還能留多少人馬在營,哈哈哈!今天我張楊就要看看你個麒麟將軍是否真的那麼厲害!來人!傳令點齊兵馬,攻打姜麒大營!!”
“諾!”軍令如山,一聽出兵命令,左右親衛趕緊領命。
“慢……”只是著親兵剛一轉身,張楊卻又匆忙叫住了,踱步間又自言自語道:“不可能,姜麒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子,他領兵多年,不可能看不出如果分兵會發生的事情,可既然他能猜到我的反應,為何還敢有恃無恐。如此一想,那肯定是已經有準備了,著就是個圈套呀!如果依此貿然出兵,定會損兵折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