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空曠的穀道,可說沒死人吧,那空氣中飄散的血腥味,以及倖存士卒的傷痕,又是真實存在。
援軍不敢追究,撿回馬車的同時,上交了疑點,但小小的函谷關守將怎會調查。開玩笑,本就在風雲之巔的姜麒在他關前被公然行刺,他撇清關係都來不及,哪敢去趟渾水,要是猜來猜去最後說不定就自己倒黴了。
回京城報信的隊伍快馬加鞭,臨近日落之時回到了約三十里處的京城洛陽。
一入洛陽,倒黴天使來不及梳洗,當即入宮彙報情況。姜麒大白天被刺,如此大事根本瞞不住,作為傳旨並押返之人,此事算是他的失職,尋罪可死。早些以嚇的屁滾尿流,如今卻積極親自報信,他也有點將功折罪的意思。
可只是作為張讓心腹,入宮的第一時間倒黴天使沒有去見皇帝,也不敢見,此刻及時告知主子張讓才是他的目的。
當其尋到主子之時,張讓正陪著劉宏嬉戲園中。不過張讓今天很給面子,當一聽姜麒在路上出事了,趕緊在與趙忠交換了下眼神,便迅速接見。
可原本以為姜麒是不是跑了或反了的張讓,一聽到姜麒遇刺,在短暫的喜悅後,心裡難受了。
高興自然是姜麒居然被人刺殺,可難受除了姜麒沒死之外,張讓想到了更深一層的含義。著刺客沒抓到,哪怕沒有自報姓名,可天底下人會怎麼認為,誰人不知姜麒和他們十常侍不和,此案無論查不查,恐怕著件事的屎盆子就要扣在他們頭上了。
想到天子知道此事後的後果,張讓不免心中畫著圈圈詛咒了刺客一頓,原本他們已經商量好了,只要姜麒回京了,有一千種方法可以讓其死在獄中,可如今要是姜麒暴斃了,不用別人,天子都不會再寵著他們了。
自然詛咒完,張讓又疑惑了,是誰後姜麒有深仇大恨,居然會半路截殺,想來想去他都懷疑是不是就是他們自己人忍不住提前出手了。
有些事情越琢磨越像,隨後蹇碩的名字出現在了張讓腦海中。這個當初被姜麒戲耍的倒黴蛋,只有掌握中黃門的他,才能派出成建制的刺客,而且在眾常侍中也只有他不怎麼聽招呼。
疑神疑鬼間,張讓趕緊命人招呼眾常侍,尋求應對可能遇到的質疑之音,並且他也想確定是不是真的有人忍不住動了手。
可惜,已經慢一步的張讓,此事不但沒有機會隱瞞住天子劉宏,而且還因為質疑蹇碩,引起了蹇碩不滿,以至於最後以悲劇收場。
而提前透露姜麒遇刺訊息的無他,就在張讓從倒黴蛋口中得到訊息的時候,在大將軍府中何進也得到了姜麒遇刺的訊息。
畢竟當年太平道之亂何進坐鎮洛陽八關,而著函谷關守將便是其一手提拔,眼下如此重要之時,他當然會第一時間知道。
如同張讓猜想,一聽姜麒遇刺,何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十常侍出手了。畢竟朝中無人不知十常侍就是要置姜麒於死地。
不過何進也有些驚訝,原本按照府中謀士猜想十常侍應該會用隱蔽之法,可如今明目張膽刺殺,著膽有多肥才敢做。
驚訝歸驚訝,但膽敢公然刺殺大臣,哪怕是罪臣,何進也知道只要做好文章,就算參不倒張讓等閹宦,勢必天子以後對著十常侍也不會再那麼倚重。如此隨後的權利分割中,他外戚黨就更上一層樓了。
隨即在命人寫好彈劾之本後,入宮面聖的何進也不忘讓人散佈姜麒遇刺的訊息。原本天下同情姜麒之士不少,此刻助力事半功倍。
當然何進如此信心,不但因為眼下被刺殺的是原比三公的姜麒。更因為他家妹子是天子的枕邊人,幾日前,何皇后以從宮中給他穿了訊息,天子沒有殺姜麒的意思。
聽到此訊息,何進便召集了府中謀士,隨後得出個可能,天子是想打壓姜麒,可並沒有殺之意。
更大的可能是準備讓姜麒輔佐將來的太子,著便解釋了為何太子太傅銜沒有削掉。至於收兵權、減食邑便更好解釋了,無疑是姜麒爵位、官職太高,如此讓以後的君主不好提拔。
疑問解開,何進也不免感傷,原來天子是大智若愚,什麼事情都算清清楚楚。
什麼三公議罪,十常侍上躥下跳,無疑都如小丑一般。姜麒的罪天子早就定好了,懲罰也就是減邑八千、削軍權。
至於三公議罪,不過是帝王手段,哪怕有罪,將來天子大筆一揮,隨便一個姜麒有功於天下便可贖罪,如此還能讓姜麒感恩戴德,鞠躬盡瘁。
也即是此,隨後姜家人來訪,何進也才收下了東西,以一種姿態讓姜家人知道,他沒有忘記姜麒,也希望姜麒記住是誰提拔他的。
將來該為誰賣命,畢竟天子不喜他的侄兒長公子辯,大臣皆知。此刻給姜麒施恩,將之拉攏再好不過,畢竟姜麒不但年輕、有背景,而且本事不小,有他協助掌軍權,侄兒在登上皇位之時也多了勝算。
著也是為何何皇后會探聽,並傳出訊息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