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張讓之言,一旁的趙忠也頜首道:“那便難怪了,麒麟將軍之勇,確實足以讓宵小退避三舍,如有人敢傷其族人,那後果可以想象。”
兩個太監一唱一和,明眼人都在左顧右盼中最後都將目光投向了劉宏,他們希望看出張讓、趙忠之言,是否是得到授意的。
隨之劉宏開口了:“提及車騎將軍,聽說最近朝中有人彈劾其罪,不知是否。”
“啟稟陛下,臣有彈劾車騎將軍、易陽侯姜麒!擁兵自重、擅權謀私、意圖不軌。”侍御史桓典也倒是乾脆,在眾臣的目光中毅然決然的走了出來。
“陛下,臣也彈劾姜麒擁兵自重!”侍御史劉岱也緊隨步伐走了出來。
“陛下,臣彈劾姜麒大罪十條!”吏部尚書萬佑更加直接,捧著奏報便跪在了兩個諫臣、言官之後。
“啟稟陛下,臣彈劾姜麒挪用軍需!”
“陛下,臣彈劾姜麒欺君犯上!”
“臣彈劾姜麒……”
“臣彈劾姜麒…”
我靠,這是不說不知道,劉宏剛一開口,言官橫典做了出頭椽子後,一下跑出了二十多人聲討姜麒。
那高高舉起的奏報足以拍死姜麒,特別是吏部尚書那卑鄙胖子,居然還列出了十宗罪。
看著一個接一個的出班跪奏,劉宏本就蹙著的眉頭更緊了。當沒有人再走出時,看著議論紛紛的朝殿,劉宏憤怒的擲出了御案上的一卷竹簡,世界著才平靜。
“一個個奏來,爾等可知如今彈劾是何人!那可是才為我大漢浴血奮戰、平定京兆危亂之功臣!”
天子之威,世人難測,當下不少大臣都傻眼了。特別是剛趁熱鬧附和之人,心想難道今天是要被亂棍逐出了?
還好著出頭的椽子是個愣腦殼,當下便不怕死的死諫道:“為了大漢朝千秋,微臣冒死請諫陛下收回姜麒兵權,以免養虎為患。”
“何為養虎為患!桓御史說的是小小年紀,便不辭辛苦此處征戰的姜車騎嗎!如若真是如此,他為何還會有斬敵數萬的捷報?”
“啟稟陛下!姜車騎殺敵勇猛微臣不敢質疑,但臣卻聽說,姜車騎竟私自收編數萬俘虜,如此行徑與謀反何異!”儘管意識到劉宏的不悅,但作為言官他早習慣了和天子唱反調。
“還有如此之事?大將軍可知!”雖然昨日以在趙忠處知道此事,但劉宏還是故作詢問道。
“聽聞州官稟報,卻有數萬人以刑徒之名前往了朔方。”何進也沒打算幫著姜麒圓場,老實交代中沒給姜麒下藥就是不錯了。
“爾彈劾姜愛卿十罪,是那些罪名,如若不說明白,今日朕,定你個侮蔑朝臣之罪。”得到準確回答,劉宏沒至可否,看向了另一個跪著的人。
雖然也以生出收回姜麒兵權之念,但作為皇帝,劉宏也知道不能背上卸磨殺驢之罪,不然以後誰給你賣命。當有正直的桓典堅持後,劉宏指向了最歡的吏部尚書。
當然點到著吏部尚書,劉宏還是留著心眼的,著尚書檯近年以慢慢集權管理朝事,由他們出頭實至名歸。而且這些個尚書、郎官,職位都不高,就算事情將來轉機,犧牲他們也傷害不了世家、權貴的利益。
故此可以說著出頭的吏部尚書萬佑,便是所有彈劾者中最好的墊腳石了。
“陛下,微臣彈劾車騎將軍、易陽侯姜麒,罪十條:一、擁兵自重。二、欺君罔上。三、網羅黨羽。四、以權謀私。五、勾結娥賊。六、養寇自重。七、涉權瀆職。八、割據自立。九、罔顧法紀。十、擾亂朝綱。”
今天著吏部尚書萬佑是吃藥了,眾目睽睽中他是興奮的很,一挺肥肚子毫無顧忌的大聲唱道。
十大罪,一樁樁一件件,如若定罪,隨便一條,姜麒別說是丟官去職,恐怕株連九族都輕了。
還好,雖然姜麒朝都沒上過幾次,但朝中清流還是挺看好他的,不說力挺他,但幫忙說話的還不少。
當即姜麒的鐵桿叔父周異便再次出來了:“陛下!微臣彈劾吏部尚書誣陷功臣。世人皆知車騎將軍、易陽侯姜伯孝,乃是平太平道之大功臣,卻不想如今竟有人在此彈劾其勾結娥賊。”
“陛下微臣也彈劾吏部尚書,車騎將軍為國奔走,四處兵亂,如今才剛擊潰邊、韓亂軍,著與養寇自重有何干系。”早看不慣吏部尚書為人的尚書令士孫瑞,起身站到了周異身旁。
“陛下!微臣也彈劾吏部尚書,何為以權謀私,以微臣知,車騎將軍在冀州平亂之時,臨時安排的各縣令、長,都是通報於冀州的,而後亂平也皆撤離。何來以權謀私之說?”尚書郎許靖也出聲維護起姜麒來。
“吏部尚書!爾有何解釋!!”就算周異、士孫瑞、許靖不出來,劉宏也是質疑姜麒這些罪名的,什麼勾結娥賊,實在太離譜了,要知道三大太平道賊酋,姜麒就親手乾死了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