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失其鹿天下逐之,公元前202年劉邦垓下一戰笑到了最後,沿用漢中王名號的劉邦,建立了影響華夏民族最為深遠的漢朝。
比之二世而亡的秦朝,四百年的大漢朝無疑是強大的王朝。
同樣也因為漢王朝的強大,從此我華夏子弟便有了統一的稱呼‘漢人’。
當然即便漢王朝在歷史的長河中是一個璀璨的王朝,但同樣有著興衰更替。
隨著動亂,四百餘年的漢王朝前後分為兩個時期,既漢高祖劉邦建都於長安的西漢,光武帝劉秀建於洛陽的東漢。
西漢歷經十二朝,於公元九年,王莽篡權而結束,或許因篡位之人姓名中帶了個‘莽’字,不禁會讓人想起歷史上關於劉邦的一個傳說。
傳說漢高祖劉邦在芒碭山斬白蛇起義之時,被斬的那條白蛇臨死之前對劉邦說的:“你今天欠下的賬總有一天要還的。你斬了我的頭,我就篡你的頭,斬我的尾巴我就篡你的尾,現在你把我腰斷兩截,我就在中間時篡你的朝”。
同樣也印證白蛇的傳說,篡奪皇位的王莽,建立的新朝並沒有維持多久,隨後為他人做了嫁衣。
在多隻起義軍中,號稱漢朝宗室的南陽劉秀,很快迎來了面南背北的機會。
公元25年劉秀恢復漢室江山,建都洛陽。
不過儘管兩朝國號皆為漢,劉秀也自稱皇室宗親,但此劉是否彼劉,只有天知道。
如若說兩朝相同的,或許只有朝中政權多被外戚把持,甚至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特別是在章帝后期,外戚竇氏日益跋扈,為東漢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一隻雪白的大雕翱翔於蔚藍的天空,在一聲嘶鳴後直衝大地而來。
白雕劃過生機勃勃的農田,飛過潺潺流動的河流,最後向著一片冰冷的火紅之地而去。
那火紅之地,此刻戰鼓震天,充實著肅殺之氣。
戰鼓響起,一片片遮天蔽日的旌旗爍爍作響、交相呼應。
在那飄逸的旌旗下,如今已是刀劍林立、戰馬嘶鳴,一付大戰在即的模樣。
在這千軍萬馬之前大纛遍佈,數十名戰甲各異的大將聳立其間、個個目不斜視,同向身前不遠的點將臺,彷彿隨時準備上前領命一般。
‘咚、咚、咚’,三通鼓後,一個正是當打之年的威武漢子在崇敬的目光中緩緩走出,其人身著冒著精光的黃金甲,龍行虎步威武不凡,隨著他邁步點將臺,上千面牛皮戰鼓同時禁聲。
戰鼓停頓,所有目光當即盯到了點將臺之上。
場中寂靜,點將臺上的威武將軍以一種睥睨天下的氣勢環視四處,目光所到之處將士皆抬頭挺胸、昂首以對,深怕掃了自家將軍威風。
半響只聽這將軍朗聲道:“此戰我們已經準備許久,為了太平、為了我們的兒孫不再有戰爭,可願隨我、、、、、、”
“願隨、願隨、願隨、、、、”
“好、、、三軍聽令,開拔南下、、、、”
“殺、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