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兩日就過去了。出發去李家拜乾親的前一晚,方傑終於坐馬車趕了回來,順帶替蒲草又採買了半扇豬肉和許多各色點心用物。
蒲草和春妮琢磨著雖是要替孃家長臉,卻也不好太張揚。於是就把四色禮定了半扇豬肉、四匹綢緞、四盒點心、四盒茶,倆人自覺儉省許多,但陳家婆媳第二日一早上門見了,還是驚得瞪圓了眼睛。陳大娘甚至拍了大腿裝作懊悔模樣說道,“哎呀,這不是招惹我嫉妒,要搶李老妹子的閨女嘛。”
眾人都是哈哈大笑起來,七手八腳幫忙把東西往門外的馬車上搬。方傑一手一個牽了撅著小嘴兒的桃花和山子站在院門前送行,蒲草好笑,抱著兩個孩子親了親,許了無處好處才哄得他們重新露了笑顏。
馬車在眾人的揮手相送裡,很快就出了村子,迎著帶有青草香氣的夏日薰風,噠噠的跑在山路上…
李家老老少少對於認下蒲草這個對他們一家有大恩的幹閨女,都很是激動歡喜。這幾日都在忙碌不停,昨晚更是幾乎沒閤眼睛。太陽還沒等跳出東山頭兒,一家人就陸續爬了起來。
李大李二灑掃院子,李老頭兒則盤算著一會兒請哪幾位族親來觀禮吃酒。李大嫂二嫂給兩個孩子穿了新衣,打點妥當之後就隨著婆婆在灶間忙碌,準備食材。
終於等得天色大亮,各家各戶都吃過了早飯,李老頭就出門去請族親。李家左鄰右舍前幾日也都聽了風聲,紛紛聚來幫忙,順帶看看熱鬧。
李大嫂二嫂找出過年才用的瓷盤盛了花生和瓜子等物出來待客,李三叔一家與蒲草沒少打交道,自然也是趕來捧場,一時間李家院子倒是空前熱鬧起來。
蒲草的馬車到得院門外時,李家屋裡屋外已是坐了不下幾十號人,春妮生怕蒲草打了退堂鼓,一迭聲的安慰她,“蒲草,你別害怕,我們村裡這些人嘴碎一些,但也不敢在我家撒野…”
“行了,你就把心放肚子裡吧。我什麼時候怕過人家閒話兒啊,走,咱們下車,給爹孃壯壯臉面。”蒲草拍著那露出柳條筐外的豬肉絆子,笑得一臉得意又自信。
陳大娘也是笑道,“就是,讓那些眼皮子淺的東西也開開眼界。”
東子這會兒已是小跑著過來開了車門,春妮性子急,第一個就跳了下去。驚得聞聲接出來的李大嫂李二嫂趕忙上前扶了她,埋怨道,“小姑可真是不省心,娘看到又要數落你了。”
春妮兒吐吐舌頭,笑嘻嘻拉了蒲草頂缸,“嫂子們先別數落我,快接了咱們家的新閨女進門。”
蒲草麻利的跳下車,整理了衣衫笑道,“嫂子們,我可是來晚了?”
“不晚,不晚,爹孃都在屋裡等著呢。”幾人說笑著扶了陳大娘出來,李二嫂掃了一眼車裡的筐婁盒子,驚得怔愣了一下,然後偷偷扯了春妮問道,“這都是拜禮?”
“當然了,嫂子喊人往裡搬吧。”
陳二嫂立時歡喜的眉開眼笑,扭頭掃了一眼那些站在不遠處竊竊私語看熱鬧的村人,然後高聲招呼了三四個年輕小媳婦兒,“狗娃他娘,桂枝兒,你們快過來幫我搬拜禮啊。我家新小姑太孝順了,這東西可是沒少送啊。”
那些小媳婦兒早就心下好奇不已,聽得這話立時跑了過來。待得那些顏色豔麗柔軟光滑的綢緞、雕花精巧的點心盒子和成簍的茶葉被搬下來,李家村人人都是看得紅了眼。最後那半扇豬肉實在太沉重,小媳婦兒們抬著走了兩步就覺手痠,到底又喊了兩個後生幫忙,才把所有拜禮都送到了屋子裡。
李老頭老太太這會兒已是換了最好的衣衫,拾掇的乾乾淨淨坐在主位上。李家幾位族親陪在一旁喝著茶水,不時說笑兩句。
陳大娘引著蒲草進了門,當先笑道,“老妹子,我把你的新閨女送來了。”
蒲草上前兩步,雙膝跪倒,恭恭敬敬給李老頭兒老太太磕了三個頭,口稱,“女兒蒲草給乾爹乾孃磕頭了,祝乾爹乾孃長命百歲,永享安康。”
“好,好。”李老頭老太太齊齊起身扶了蒲草起來,笑得差點兒淌了眼淚,“以後你就是我們李家的好閨女,但凡有事都要跟乾爹乾孃說,不能委屈了自己。”
蒲草重重點頭,轉而又給李大李二夫妻見禮,李家的兩個孩子也給蒲草行禮,嘴裡歡歡喜喜的“姑姑,姑姑”叫個不停,惹得春妮直吃醋,嚷著再也不理這兩個小沒良心的。
一家人親熱了一會兒,李老頭兒就親自引了蒲草介紹給幾位族親,自然又是一番見禮寒暄。然後,蒲草親手捧了那頂員外帽子給李老頭戴好,又蹲身給李老太穿了新鞋。李大嫂趕緊也取了一套嶄新的錦緞衣裙出來,這可是李老太親手縫製,細密的陣腳兒,精美的繡工引得眾人讚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