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乾元皇朝哪州地勢最為寬廣,永州當之無愧可居首位,永州囊括五座郡城,一江兩河波濤不止,三大名山仙氣縈繞,前有傳說中那仙人一劍劈開的青衣江水橫跨而過奔流入海,後有那太嶽武當道家祖庭之名響徹天下。
雖說州內三山有太嶽武當珠玉在前聞名遐邇,但其餘兩座雄壯山嶽也是世上少有神仙府邸世外仙境,其中漢陽廬山最為出塵。
周遭百姓又稱其匡廬山,北枕江東有湖,可謂是鎮抵九江持敞平原,居彭蠡之澤依山川靈秀,若說太嶽武當以山勢秀美琉璃景色著稱,那漢陽廬山當屬世之無愧簾簾飛瀑磅礴盛景,急流與懸瀑當世無雙,有喜好尋幽探僻的文人走遍廬山筆下淡墨濃情的渲染匡廬水勢,山內共有碧潭幽湖一十四處,泉流溪澗一十八條,奔騰如雷的懸瀑則最多漫山共有二十二瀑,其中險峰怪石飛瀑流泉合二為一的三疊泉瀑最為文人喜愛,千年來不知多少名動天下的文人騷客因此瀑留下筆墨,世人皆稱‘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
出了三疊泉,便可仰望重山峰巒高聳入雲的中漢陽主峰,漢陽峰高近千丈似天人刀劍劈鑿一般,屹立於天地間,腳下有奔騰江水,登頂便可覽星辰於側,漢陽峰頂有一石砌平臺,名曰漢陽臺,據坊間趣談,此臺自開天闢地便再此,上古時洪荒稽天,便有人皇居於此以避洪禍。
而後天下出了位曠古爍今的治水人皇,便登漢陽臺前石崖以觀天塹大江的波濤水勢,如今尋景人登頂便可遠眺大江滾滾東流,近彭蠡湖水波浩渺,俯視腳下群山連綿,頗感山河壯麗,氣象萬千。
原本便是諸多神異傳聞夾雜與身的漢陽廬山在千年前正式被人尊為神仙府邸,千年前有位匡俗先生,騎驢進山煉丹修道,三十年後在山中頓悟天道,揮手間引來天外石柱,匡俗仙人以劍為筆,於石柱上揮灑寫下‘大漢陽峰’四字後羽化飛仙,後世有大賢為仙人墨寶續上對聯。
上聯是“峰從何處飛來,歷歷漢陽,正是斷魂迷楚雨”
下聯是“我欲乘風歸去,茫茫禹跡,可能留命待桑田”
正因匡仙飛昇於此,百姓才稱此地為匡廬山,又因漢陽峰之名,稱為漢陽廬山。
七百年前始皇帝因夏日苦悶來匡廬山博覽山河水勢,感覺此地氣候宜人風景旖旎,便欽賜御筆廬陽郡。
永州廬陽郡依山而建,出城十餘里便是漢陽廬山的淺山密林,因此每年前來匡廬山一覽勝景的異鄉旅客少不了在城中歇息腳程。
永州是乾元王朝南疆,與雄州南北相望,相比於塞北,永州的冬日都算不得冬日,不見絲毫雪意不說植被草木還仍是綠意氤氳不見凋敝枯態,偶有寒意也不過是場淅淅瀝瀝的冬日夜雨,不覺寒冷不說反倒在冬日裡有幾分耐人咂摸的靜謐意味。
冬日,來此地貪些暖意的途羈旅客絡繹不絕,在廬陽郡城北一條前朝古街上,一個渾身酸臭的髒膩和尚拎著個酒葫蘆大搖大擺走在路中,絲毫不理會身旁人厭惡的神色。
老和尚負手而行,拎著手中乾涸的酒葫蘆,貪婪的打量著周圍景色,嘴中不知道含糊不清的哼唱著什麼小曲,找了一家寬闊府邸依著門前白玉石獅席地而坐,伸手扣扣腳趾,仰頭望天,任著冬日陽光灑在身上,極為愜意。
這原本是位秀才家的祖宅,十年前那老秀才家道中落,不得已將祖宗產業變賣,三進庭園假山遊廊均是精工細作,前後的金魚池暗藏些風水玄機,堂中傢俱不少出自大家手筆,變賣訊息一傳出,廬陽郡內不少員外富紳蜂擁而至,眼看著價格討還的差不多了,銀票契約擺在了桌面上,要籤還未籤,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個素衣的花甲老人,掏出一顆雞蛋大小的夜明珠壓在房契上,在場富紳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親孃咧,那可是夜明珠,世間少有之寶,近些年朝廷對於這些珍寶的控制力度大不如前,若是放在四十年前的唐慧帝,這麼大一顆夜明珠可以換一身三品大員的刺史官服。
當夜素衣老人捧著一塊以紅色硃砂書寫的牌位,一身帶血青衣,一把斷刀住進了宅院,老秀才將一切器物留下,只拿著祖宗牌位深夜出庭院,自那之後就沒有在廬陽郡看見過那老秀才。
素衣老人姓謝,在這廬陽郡一住便是十年,找了十多個家奴員工打點庭院,平時悶了在院中閒逛釀酒,極少出門走動,一應事情全有管家謝忠打理,十年下來極少廬陽人見過謝家老爺的廬山陣容,只是知道是位出手極其闊綽的老員外。
謝府門前站了兩名家奴門倌,謝府一年來也沒有幾個訪客,但老爺吩咐,門倌不敢不站,只能在這苦悶冬日熬的昏昏欲睡。
一陣微風習過,捲起一陣酸臭味道衝入門倌口鼻,原本欲睡院工陡然來了精神,忍住腹中作嘔的洶湧感覺往府外望去,只見一個邋遢和尚靠在門前白玉石獅上曬太陽,坦胸露懷,滿身油泥。
謝府找家奴唯一的規矩就是和善,恃強凌弱一概不要,加上平日裡老爺和藹,在這廬陽郡裡謝家人是出了名的好脾氣,門倌看和尚如此打扮以為是前來化緣的貧苦和尚,便上前道:“和尚師傅,化緣去後門,我給您去廚房找些飯菜。”
這門倌本是好意,可誰知慈心生禍害,那邋遢僧人絲毫不領情仰頭罵道:“狗屁,敢讓爺爺吃你家的剩飯?給爺爺打壺酒來。”
遭受無妄之災的門倌憤然道:“嘿,你這和尚好不講道理,哪有出家人要酒喝的?”
邋遢僧人不講理道:“不管,爺爺我走了兩千裡就為來你這喝酒。”
門倌沒好氣道:“沒有,你要是再敢撒潑連剩飯剩菜都沒有了。”
邋遢僧人一翻身在地上打起滾來,大聲叫喊道:“沒天理了,他們欺負和尚,不給和尚酒喝,這世道還有沒有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