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局貫穿每個華夏人的一生。
上學的時候,要在飯局上應付來自七大姑八大姨對於成績的關心。
好不容易進入社會,想著擺脫親戚的問候了,但沒想到要去面對的飯局卻變得更多了,情況也更為複雜了。
什麼升職加薪、什麼託人辦事、什麼聯絡感情,甚至連分手都免不了攢一局。
似乎只有在飯桌上,說不出來的話可以說了,辦不成的事也可以馬上辦了。
晚上7點過,由林丁強攢的飯局終於在俱樂部的一號包廂里正式拉開了序幕。
下午的人一個不少,另外加入了錢毅、辛晴、關藍、趙蕾和奚桃五人。
八個人圍坐在大圓桌旁,趙蕾和奚桃兩人充當了服務員的角色,畢竟在這包廂裡面的人大多不能被外人所認出來。
奚桃和趙蕾兩人用分酒器向排列好的三錢杯中倒滿了汾酒,再送上桌之後,便退到了門外。
林丁強不免俗套地站了起來,舉杯道:“各位前輩,略備薄酒,還望海涵。”
關怒山看著桌上的菜式就知道林丁強為了這頓飯費了不少心思,“小林,坐。大家都不是外人,吃個家常便飯,不用這麼見外拘謹。”
吃飯往往吃的不是菜,而是裡面的格局。
幾人在共同舉杯之後,特意坐在胡舒身邊的辛晴再給對方添上一杯酒,客氣地說著:“胡女士,我先敬您。”
胡舒笑眯眯地看著辛晴,“辛小姐,雖然我們是初次見面,但你的調查報告著實讓我眼前一亮。以你的年紀能寫出這樣入木三分的報告來,的確很難得。”
辛晴自謙道:“這人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有效率的團隊才是這份報告成功的關鍵。”
“老錢,你看看。”胡舒讚歎道:“我給你物色的人選如何?”
辛晴在來的路上就已經知道了胡舒的安排,對於要進入校園當老師,她甚至還有一種期待。
據林丁強的分析,可能就是那個垃圾分類上門服務的單子讓辛晴的心裡很不爽,國內的職場環境還是要考慮人情的因素,這也讓一直在海外生活的辛晴有些不適應。
而且相比於外表風光但實則是看他人臉色的職場生活,相對單純的象牙塔或許能讓辛晴重拾快樂的心情,找到一份能長遠謀劃的新工作。
“辛小姐年紀輕輕,不僅專業知識過硬,而且經驗豐富。”錢毅同樣說道:“更難能可貴的是,不居功自傲,如果這份心能用在教書育人之上,我想一定能教出很多出色的學生。”
辛晴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面對兩位前輩的吹捧,她還是保持著一貫的優雅,“錢院長過譽了。我在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當交換生的時候,有幸看過您在該校留下的教學影像資料。而且對於您在帕累託經濟改革透過雙軌自由化上的見解,讓我茅塞頓開、受益良多。”
錢毅一聽辛晴能準確地說出自己在國外任教時教授的課程題目以及極其小眾的學術研究題目之後,再次對這位小姑娘刮目相看。
“辛小姐真是好學之人。”錢毅微笑道:“連這麼多年前的老課程都翻來看了。”
“時間雖然很會流逝,但其中的道理卻會指引著後來者繼續前進。”辛晴不急不忙地回應著:“正如貴校之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樣,引領著無數的後繼學子勇攀學術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