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晨笑道:“這是哪裡話,我這四弟都跟著過來了,您好歹也是未來岳丈,不先看看?”
聞聲,目光轉到李泰身上,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太子與孔穎達也算是熟識,兩人之前多年配合,為大唐百年之計做過一段時間搭檔。
還真要說一說這兩位的“傑出”貢獻,李方晨當初那一個天府之國的暢想,使得兩人勞累多年,至今還在一直為之奮鬥。
秦王策,天下興學,築大國萬世基。
幾年內升起學堂千餘座,其中以孔穎達為名的穎達學堂,佔據了三成。
而後便多為李承乾統御工部督造,共計六百七十八座!
莫要小看這個數字,在大唐,已經可以稱得上駭人聽聞了。
五姓七望起初,還有阻力,後面卻完全變成了助力者。
因為孔穎達向秦王問策,秦王笑道:“學堂之名既然可以用穎達,為何不能用世家?”
“殿下您的意思是?”
“崔氏學堂,盧氏學堂,王氏......實在不行,學堂門前立塊碑,功名刀刻,看他五姓上不上鉤!”
一計定奪,如此揚名之事,五姓又怎會不願意?
雖算不得門生,但看到當地百姓躬禮拜謝的那一刻,什麼都值了。
只可惜,幾百座小兒學堂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第二步還沒落實,就出現了太子和魏王遇刺,孔穎達只能賦閒在家。
一直耽擱到今日,兩人才再次會面。
“孔夫子,孤之四弟確實儀表人才,與貴府千金,那絕對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
孔穎達想不通,太子為何也會替魏王說話,之前他和魏王不是水火不容嗎?
李泰趕忙道:“弟子早年頑劣,如今幡然醒悟,還請夫子成人之美,弟子對幸夷姑娘一見鍾情!”
孔穎達冷哼一聲,也不答話,明顯是心中還有氣火難消。
李泰略顯為難,他哪裡清楚,如何應對岳丈?
府中那些,不過都是宮中賜下來的美人,也就三兩個有寵幸之說,餘下那些他碰都沒碰過。更別說岳丈,哪個美人有資格?除非正妃側妃者,家中之人,才能與魏王牽扯上聯絡。
李世民笑道:“怎麼?孔夫子就如此看不上我兒?”
孔穎達嘆氣道:“陛下又不是不知,若非秦王殿下選妃,想要讓老夫的女兒入宮,那是萬萬不得!”
“哦?為何鈺兒可以?”
孔穎達反問道:“為何秦王不行?”
隨後又將目光放在李方晨身上,“哪怕她與你做一側妃,老夫都認了,你為何不要?”
李方晨嘆氣道:“今後,秦王府再無側妃之位!”
“什麼!”李世民先是失態,孔穎達卻微微拜禮,“既如此,老夫莽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