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半催眠半真心的點評了所有的弟弟,最後說了一句。
“他們呀,都是有心要當太子的,但是孤一天不死,他們就誰也不會生這份心,也不敢動這個念,不要看我那妻舅藍玉說老四有帝王之像,可就算他真的動了這份心,孤不死他也一日不敢動,即使孤死了,他也不敢動這份心!”
朱標表現的極為的自信,有一種睥睨天下的雄豪之氣。
朱標現在展現的姿態和風采是朱元璋從沒有看過的。
他一直都以為朱標是按照他的要求走的,成為一個儒家的那種太平天子,沒想到他心目裡的太平天子,居然有這種的雄豪之氣,這種氣勢就和之前那些和他爭天下的雄豪都是差不多的,只是一種除我之外天下無敵的氣勢,這種氣勢他也是有的。
“朱標說的是真的,他確實有這種自信。”
幾個微表情和語言心理學的專家對朱標下了定語。
“不止,他是真的喜歡法家,厭惡儒家理學的。”
“這麼看的話,朱標也是個成熟的政治家了。”
“政治家?他有自己的階級性了麼,有派別麼?”
“一個政治家的一次最大的成功,也是一次最大的欺騙,他最大的成功就是塑造了一個儒家的完美太子,而他最大的欺騙就是他是法家的信徒,卻是儒家的太子。”
幾個政治學的專家對朱標的評價都是不錯的,或者是在他們看來是不錯的,是一個可以交流的傢伙,不是那種一下子激情上腦,就做出決定的人。
“在看看吧,卓群刺激刺激他,問問他要是他的兒子繼位可不可以,又會怎麼樣。”
馮春國聽到那些人的話,決定再刺激一下朱標看看,看看他會不會因為是自己的兒子而做出什麼不冷靜的判斷。
“在你死後,你的兒子能繼太子位麼!”
卓群聽話的問了出來。
“我的兒子?我的兒子繼太子位?”
朱標聽到之後唸叨了倆句,臉上的就流下了兩行淚。
門口的朱元璋也往前靠了一步,他也想聽聽,他的太子是怎麼評價自己的兒子的。
“我的兒子,要是雄英在的話,他是最合適的太子人選,他是嫡長子,他繼太子位的話,他的叔叔們是不敢作亂的。”
朱標說的是不敢而不是不會,這話就有說頭了。
“朱允炆呢,能繼太子位麼?”
卓群接著問道,他想聽聽朱標是怎麼評價這位建文皇帝的。
“誰都行,就他不行。”
朱標閉上眼睛說道:“這個孩子還是有孝心的,但是天性薄涼,雖說天家無親情,但是他太薄涼了,只會記人之過,不會記人之功,對外人太過親近信任,對自己的家人、親信又太過嚴苛暴虐,他處處學我,卻又處處不像,只有小聰明,沒有大智慧,他要是當了太子,我的那些弟弟一定會被逼反的,他是不能當太子的。”
朱標的話裡表明了他是不想讓朱允炆上位的,知子莫如父,他說的朱允炆天性薄涼,還真沒說錯。
朱標死了,朱元璋思緒再三,還是把太子之位給了朱標的兒子,自己的孫子,朱允炆。他當時才十四歲,他問朱元璋,如果以後我登基了,叔叔們反我怎麼辦?朱元璋想要考考自己的孫子。就讓他自己回答。朱允炆說:“首先以德服人,對叔叔們施以仁政,如果他們確實有不臣之心,再討伐殺之。”朱元璋聽後大喜,放心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