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明星在火了之後都有敗人品的作品出現,這是無法避免的。或是為了錢,又或者是選擇不慎,總之一個電影明星你沒有一部兩部被人罵的垃圾電影,你都不好意思在這個圈子裡混。
但其他明星敗人品沒關係,甚至在國內拍電影敗人品也沒關係。可在好萊塢顯然不會給亞洲明星那麼多機會。還不容易積攢出來的口碑,說不定因為一部電影選擇不慎,就直接回到了解放前了。
“我明白的。這也是之前開啟好萊塢電影市場之後,我拒絕了很多邀請,非要拍《尖峰時刻》的原因,我覺得那些角色都不是我想要的,劇本也不適合我。我想要演一些我想要的角色。”陳龍點了點頭。
“你有這麼清楚地額認知和考慮就好。發行這邊我會想想辦法,你呢多多用心拍電影。要是有好的機會我會幫你推薦的。”
“那就先謝謝了楊少。”
“別那麼客氣,喊我旭子,或者小旭就行。”楊東旭舉起手裡的可樂:“為中國電影走出國門乾杯。”
“乾杯。”陳龍拿起手裡的可樂和楊東旭碰了一下。
把成龍送上車,楊東旭不禁陷入了沉思中。對於如何撬開白人主導的好萊塢他也有些頭疼,這並不是一兩部優秀電影就能解決的問題。
比如說陳龍憑藉《尖峰時刻》系列電影,能夠拿到美國前十的票房,可最後還是沉寂了下去,比如說李連杰進入好萊塢之後也很厲害,可最後依然混不開。又比如在內地絕對是巨星級別的周潤發,來到美國依然碰壁最後只能收拾行李走人。
而縱觀以後二十多年的好萊塢市場,除了時不時能夠冒出來一個優秀導演在好萊塢佔據一些地位之外,明星來好萊塢大部分都是露露臉就就沒下文了。包括內地認為在國際上很活的國際章。
可導演的影響力,顯然不能和明星相比。畢竟導演僅僅只是在圈子裡有名氣有地位,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比起巨星差遠了。大部分的粉絲都是追捧明星的,你見過幾個追捧導演的?
這就好比NBA的巨星球員和教練一樣,那麼多冠軍教練雖然有話題度。但卻沒有球星上頭條的次數多。而一個場比賽粉絲基本上都是奔著球星去的,有一個奔著教練去的?
“看來只有合作這一條路了。”半響之後楊東旭搖了搖頭向洗手間走去。
至於收購,這個看似一勞永逸的辦法,用在好萊塢這邊效果卻不大。後世國內首富也做過在好萊塢收購的事情,最後結果呢?除了上了幾天的新聞,最後也不了了之了。
所以拿出至少一半的利益合作,是目前唯一**好萊塢屏障的辦法。《快樂男孩》能火和四大唱片公司合作有著直接關係,不然楊東旭就算砸錢,也無法造成目前這種爆款的現象。
“要不要弄一款室內綜藝?”開啟浴缸的水閥,開始放洗澡水的楊東旭腦海中冒出這麼一個想法。
《快樂男孩》又或者之後已經在計劃之內推出的《快樂女孩》這種選秀節目,雖然一直熱鬧,但卻並不是長久之計,最多三季之後基本上觀眾就進入審美疲勞的,畢竟這個選秀節目說到底,就是一群新人歌手唱歌,評委點評而已沒有太多的花樣。
但綜藝不一樣,元素要比單純的選秀豐富的多。一個環節如果用的太久觀眾疲勞了,可以換一個環節繼續吸引觀眾眼球。縱觀文娛發展史,室內綜藝絕對是常青樹之一。
並且在他看來美國在綜藝方面的發展其實匱乏的,縱觀後世幾十年雖然美國有很多火爆的綜藝節目,但內容總感覺有些乾癟,只所以影響那麼大,是因為這些總也節目背靠美國,所以才會影響這麼大,換一個國家根本玩不轉。
比如說《維多利亞的秘密》就是一群超模走秀,大家除了奔著看女人去的,還是因為看女人去的,至於這個節目所帶了起來的流行風。或許那些被民眾看不懂的藝術時尚,只有那些個性的設計師才懂,對於普羅大眾來說距離有點遠。
又比如WWE,就是一種搞笑的摔跤。雖然節目組想盡辦法融入各種搞笑元素,但整體呈現出來的效果就好像現在《快樂男孩》一樣節目緩解太過單一。
然後就是《超模大賽》不多說依然是看女人去的。最後就是各種脫口秀了,然後調侃當時各種事情,這個還有點內容,畢竟每天的新聞是新鮮的不會重複。可一期一期重複下來,猛一看很搞笑,一直看卻又感覺有些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