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早上,曼圖洛夫乘坐第11坦克旅的火車,來到了巴彥圖門(1941年被命名為喬巴山城:Чойбалсанхот)。
這座城鎮並不大,人口也只是五位數,甚至比進駐的蘇軍還要少,但卻是外蒙古東部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也是除烏蘭巴托以外,整個蒙古人民共和國內有鐵路的城鎮,是唯一一座有鐵路通往國外的城鎮。
不久前,第57特別軍及其下轄的摩托化步兵第36師在費卡連科中將的指揮下,已經到達距離諾門罕125公里的塔木察格布拉克,在那裡進駐,但指揮部仍然沒有在當地設立,還需要一天的時間。
此時,蘇軍的飛機已經開始在展示地區集結,偵察機開始對諾門罕地區展開頻繁的偵查。
而根據曼圖洛夫的記憶,下一場戰鬥應該會在幾天後的5月28日才會發生。當時只是5月21日,經過3天奔波的他決定在巴彥圖門休息一天,等第二天司令部設立後,再趕往前線赴任。
坦克一輛一輛地從火車上卸下,士兵們一個接一個地上了卡車,以最快的速度往諾門罕地區進發。
第二天早上,他坐上了一輛運兵卡車,往塔木察格布拉克進發。
卡車以每小時4050公里的速度行駛,用了7個小時才到達指揮部的所在地。
這六個小時的車程裡,曼圖洛夫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睡不著就看看風景。
但蒙古草原的風景怎麼看都一樣,在哪裡都只能看見一大片寬廣的草原,有些地方甚至連草都沒有,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
有動物來的時候,或許還有些看頭,特別是那草原上,駟馬奔騰的情境實在是令人過目難忘。但沒有動物來的時候,草原上就這麼光禿禿的一片,啥都沒有,越看就越想睡,就連一向難入睡的曼圖洛夫也被草原千篇一律的景色給催眠了。
………………
“軍事委員同志,我們到了。”曼圖洛夫在睡夢中被一個身穿少尉軍服的人拍醒。
他揉了揉眼睛,睡眼惺忪地說:“到了?現在幾點?”
軍官看了看手錶,再看看太陽的方向,說:“現在是下午五點,費卡連科同志想找您。”
曼圖洛夫扶起快要掉出來的眼鏡,拍拍西裝上粘著的灰塵,說:“好,帶我過去。”
“是!”
曼圖洛夫下了車,掃視了四周的環境,只見附近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營帳,當中還夾雜了幾個蒙古包。
在一些營帳的旁邊,還停了一輛T26坦克。當時,蘇軍在諾門罕地區雖然只有四位數的兵力,但這些都是機械化部隊,戰鬥力比以步兵為主的鬼子還要厲害得多。
在少尉的帶領下,曼圖洛夫走進了一個簡陋的營帳裡,這就是第57特別軍的臨時司令部。
在營帳的“牆上”,掛著一張哈拉哈河地區的大地圖。地圖的前面站著一名身穿蘇聯紅軍指揮員軍服的人,他就是第57特別軍軍長尼古拉·費卡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