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明寺。
戚慕詩還是第一次來到這裡,來到這個被稱為天下第一佛門聖地的地方,目光中多少帶著些好奇。
但大光明寺並不如想象中那麼肅穆森嚴,反而很有些平和的氣息。來往的信徒很多,男女老少都不罕見,佛門聖地不好說,旅遊聖地倒是真的。
宋言在這裡卻好像是回家了一樣,時不時就有人來跟他打招呼,人緣好得一塌糊塗。
“看不出來,你人緣這麼好?”戚慕詩有些迷惑,宋言在她印象中並不是這樣的人。
“你要是見人就拿易筋經去換些垃圾武學,你人緣也好。”
“……”
當初宋言拿到易筋經後,拿出去換了好一大波武學,畢竟雖然技能欄用不上,可他可以自己學啊!可惜天賦一般,再加人懶體弱,這事後來也就不了了之。
等到易筋經等級漸高,宋言的實力也越來越強,他又回過頭來看不上那些普通武學了。
不過儘管最後都沒怎麼派上用場,但在大光明寺中的人情卻是實打實落了下來。
大光明寺不明文限制弟子交流,不過正常弟子是不敢幹這種事的,以後還想不想在寺裡混了?
而那時候宋言正好不想混了,所以他敢。
戚慕詩在後面翻了個白眼,她也習慣了宋言的出格舉動,只是口中問道:“我聽說大光明寺的銅人巷有十八名銅人,闖過的難度很高,不是先天中的好手不能過關,先生有沒有把握?”
她並不只是隨口問問,要是宋言沒有把握,她其實有些法子幫忙,只是這忙不可能白幫。
佛宗山門都有類似的規矩,沒有闖過銅人巷的弟子,是不能私自下山的,否則就是有違門規。
但宋言只是笑笑道:“我不會武功。”
戚慕詩轉頭看了他一眼,換了個說法:“我看過易筋經的內容,前後兩經共分十八重。前九重大成可入先天,後九重大成可入神海……”
“說說而已,這世間哪有直指神海境的心法?”宋言再度撇嘴,“練成十八重就能進入神海境,哪有這種好事,九重入先天倒是真的。”
“而前九重練成之後,後九重的難度十倍於前者,尋常人練起來也沒那麼容易了。易筋經易學難精,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大光明寺也不在意流傳出去。”
戚慕詩默默點頭,她沒有親自練過易筋經,其中細節自然不如宋言來得了解。
而且聽宋言這意思,莫非已經將後九重都練成了,只是被困在神海境的門檻上?戚慕詩心中有些不太相信。
神海境宗師世間罕見,先天頂點就是世間少有的高手了,六扇門總部也不出五指之數,她自身也還差一些到那種地步。
宋言看出她有些不相信,也沒有解釋的意思,只是默默看了一眼自己的技能欄。
易筋經:99級,54600/100000。
宋言說的都是實話,他的親身經歷可以作證:易筋經09級每級1000點經驗,10級之後每級10000點經驗,而99級到100級,則需要十萬點經驗。
在刷掉戚慕詩送來的三千份經文前,宋言的易筋經是75級,本來他以為這回有希望突破三位數,沒想到被卡在了99級,還差五百份左右的易經經。
易經經的品質有優劣之分,精裝版甚至配有插圖,供學習者直觀參考,而劣質版甚至有些文字都是抄錯的,產生的經驗差距也是極大。
之前那三千份經文,最優質的基本都在最上面,平均下來每份大概只提供了100點經驗不到。
而99級需要的大量技能經驗,也讓宋言堅定了出山的念頭,光靠山裡這點人抄經文,提升一級都難如登天,效率太低。
等去了上京,哪怕六扇門靠不住也可以找人抄錄經文,實在不行建個印刷廠好了,哪怕是最初級的印刷術流水線,也比手抄高效。
而世人所謂的後九重,不過到18級而已,壓根沒有任何質變發生。
……
銅人巷很快走到,宋言兩人抵達的時候,一名老和尚正苦著臉闖陣,而攔在他面前的只有一名銅人。
那老和尚武功稀鬆尋常,但銅人似乎也沒強到哪裡去,正跟他打得有聲有色。
戚慕詩眼中不由閃過幾分可惜,感覺沒機會讓宋言求助了:“大光明寺的銅人巷好像也不是很厲害?”
“讓他的。”宋言頭也不抬,口中隨意地說道,“那是我們淨字輩年紀最大的師兄,入寺三十多年了,勉強突破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