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三國之鴻鵠高飛 > 第一百一十四章 請太傅三思

第一百一十四章 請太傅三思

推薦閱讀: 領主之徵服系統

散會,盧植刻意與郭翼並行,低聲問:“太傅大人覺得大將軍誅滅宦官之計如何?”

郭翼不明就裡,盧植乃是名士、大儒,按理說應該支援何進的計劃吧?想了想,回答道:“只要皇上應允,派一衙役即可剪除宦官。”

盧植點點頭,嘆息道:“老夫亦是如此想,只是大將軍不聽,要大動干戈。”

何進當然不會聽,他作為外戚,需要與士族強強聯合才能站穩腳跟。而目前士族的領頭人是袁紹,他的想法是要把宦官全部誅殺,最好是讓外戚帶頭火拼,如此一來,士族可以漁翁得利。他向何進提出的各種決策,都是為了這個目的。

“事在人為,我們多勸勸大將軍就是。”

盧植苦笑,不再言語。郭翼笑著問:“素聞尚書通曉經學,晚輩不才,還請尚書大人指教一番,也好教育皇子之時有的放矢。”

“好。”討論起學問,盧植立刻高興了起來,感嘆道:“昔日老夫曾說奇技淫巧不值一提,但自從太傅造紙之後,書籍廣為流傳,於讀書人便捷不少。我兩眼昏花,竹簡多有不便,白紙則光亮清晰,實在是妙極。多謝太傅大人了。”

郭翼笑著說:“士農工商,各有長處。唯有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才能有所斬獲。晚輩也不過是在其位謀其政罷了。”

“子鴻高見。”盧植改口稱郭翼的字來表示親近,沉吟道:“不知子鴻師從何處。老夫觀你所作所為,皆不拘一格揮灑自由。在涼州科舉取士之事,讓老夫豁然開朗,不想世間竟有如此招賢納士之法。”

郭翼很奇怪,這件事情自己沒有向朝廷彙報過啊。擔任涼州刺史之時,大小事務都是他直接決斷,朝廷也從未派使者去打探過情況,雒陽高官怎麼都知道了?

“舉孝廉父別居,舉茂才不知書,郡國推舉之制疲敝久矣。若不更改,縱然誅滅宦官,也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大漢依然衰微。”

盧植沉思起來。那日侍中楊琦將武都太守楊博的信件給朝臣看時,滿座皆驚。要知道,舉薦制是整個兩漢選拔人才的核心制度,也是士族壟斷仕途的特權制度。儘管舉薦茂才也有所謂的“考試”,但不過是逢場作戲走個流程。

郭翼用科舉選取工匠、小吏,還不算是傷筋動骨。若是推行全國,用於選拔官員,那麼舉薦制就很難維持下去。而眾人都心照不宣的知道,這一新政在將來的某一天,是會必然施行的。因為它的確是比舉薦更好的選拔人才的方式!

盧植坦然道:“如今朝中議論,一派認為此制有違大漢祖制,斷不可為。一派認為如今天下詩書皆出於世家、門閥,此制能扼住宦官、外戚。老夫心中亦有疑問,想請教太傅大人。”

郭翼微笑道:“尚書大人覺得此制如何?”

盧植苦笑道:“朝著文武,唯老夫覺得可行。”

郭翼道:“那尚書大人的疑問,晚輩就來解開吧。”

盧植立刻說:“第一問,舉茂才亦有考試,這科舉制度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無法避免。”郭翼實話實說,哪怕在現代社會,高考也每年會爆出代考、作弊的行為,公務員考試更是有散不去的黑幕疑雲,科舉制放到技術、資源全面落後的古代自然也無法避免黑幕、作弊。

“兩害相權取其輕。雖然弊端不可避免,但就選才而言,無異更為有利。只需加強監管,誰舞弊便處置誰即可,切不可因噎廢食。”

盧植肯定的點頭,郭翼此話的確是不含虛假,心裡也就多了一分肯定。又問道:“第二問,如何考試?考哪些經典?何人可考?”

郭翼回答道:“各地設立考試院,從縣開始,層層選拔考試。考試內容則依據所需官吏來定,要農官,那就考農書。要武官,那就考兵法。至於參考條件,無論士農工商,凡十五歲以上,六十五歲以下之人皆可參考。”

“如此切不可行。”盧植立刻反駁道:“孔孟之道乃是聖人之言,豈能不考?雖然按需選才能人盡其用,但若是居心不良之徒,豈不是大害?”

“鄉野之間也有賢明之人,朝堂之上也有禽獸食祿。人的好壞不在於飽讀詩書,而在於法律獎懲。只要違法必究,執法如山,何必管他是否讀過聖賢書?”

這話說完,盧植就聽明白了。郭翼雖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孔孟之道無一不精,行為舉止像是一個儒家君子,但他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法家!希望透過嚴刑峻法來治理國家,而不是仁義聖賢之道。

“太傅所言固然有理。但大漢以孝治天下才有四百年江山穩固。暴秦以法治天下,二世而亡。有前車之鑑如此。”

郭翼反駁道:“暴秦之亡,《過秦論》早有論斷,晚輩無需贅述。然西秦以關中蠻荒之地而橫掃六國,一統天下,豈非法治天下之功績?”

盧植道:“先漢元帝時,曾言漢家制度。太傅所言,言過其實,不足為用。”

盧植作為一代大儒,他的立場自然是不會輕易改變的。他找郭翼諮詢,是想找出科舉制與舉薦制並行的一套方案。德才兼備始終是儒家選才的最高標準。如今士族大勢已成,郭翼這套理論想要實施,難度太大。

郭翼也清楚治國不能只靠一種方法,但靠科舉選人,靠法治律人,的確是比士族舉薦好上一個時代的方法。便道:“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若能為大漢太平,何不一試?”

“太傅涉世未深,不通世故。”盧植到底是大儒,及時兩人政見相反,也依然是溫文爾雅,不失風度。“如今朝中百官,哪個不是世家大族?若是天下萬民皆可為官,必然遭受非議,太傅要如何應對?”

這句話算是挺真誠的了,把士族的問題挑明瞭。這才是盧植反對的根本原因,在士族面前,科舉取士基本實現不了。舉茂才考試的淪落就是證據。郭翼是太子太傅,而且是兩個皇子共同的老師,不管他們誰登基,郭翼都將成為太傅,並以太傅身份行丞相事。

就算郭翼不行丞相事,他也能透過教育將自己的政治理想灌輸給帝國未來的主宰者。一旦太子或者皇帝接受了這種理念,或者形成了相似的觀念,那麼必然會在任內推動政策的改革,甚至會在選拔下一任繼承人的時候,選擇能繼續實施政策的人。

若是在西漢皇權尊嚴的時候,或許經過一兩代帝王的努力就能成功。但在東漢,只怕是皇帝廢了,舉薦制也廢不掉!

在盧植看來,郭翼作為太子太傅,政治理念卻和士族背道而馳,將會是未來宮廷政變和朝野動盪的始作俑者!

“太傅不可不三思。”

郭翼點點頭,盧植算是切實的讓他領略到了士族勢力的龐大,看來自己註定要再內部路線問題上殺出一條血路。“多謝尚書大人。晚輩自當銘記於心。”

盧植希望他可以改變,但卻不抱希望。為何?因為郭翼自比周公,這樣的人物,必然是要實現自己的抱負的。

最新小說: 庶不可欺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輕宴涵 元末翹楚朱元璋 調教亂世 爭天下從吃軟飯開始 清冷侍衛竟黏上我了 絕世密地 團寵長公主 特編第一作戰連 王爺你墜入愛河了 奶奶說生活不易,種田要從娃娃抓起 生命產房 烽火照煙京 血案迷蹤 覺醒讀心術,王爺怒撕和離書 穿成惡毒後孃,我靠養崽續命 春秋之晉國風雲 逍遙小司吏 一點相思兩世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