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臨河縣城的城門吱吱嘎嘎地開啟。
早已守候在外面的鄉民們排著長長的隊伍,井然有序地透過了哨卡。
這些揹著竹筐或者麻袋的人們,全都是來趕早市的。
同時也有很多城裡的居民出來上工。
張遠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出了城,很快來到碼頭區。
登船下河。
跟往常一樣,他搖著船櫓逆流而上,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了河灣區。
由於張遠來得很早,偌大的河灣裡見不到其它漁船的影子。
他將自己的烏篷船停泊在蘆葦蕩邊,然後從船艙裡拎出了五隻鰻籠。
鰻籠是用來捕捉河鰻的工具,採用竹條編織而成,兩頭尖中間鼓形似織梭,並且兩端都有設計巧妙的開口。
河鰻一旦鑽入進去,就無法跑出來。
這五隻鰻籠,正是孫伯送給張遠的!
這位老漁夫告訴張遠,想要抓白龍鰍,鰻籠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他這輩子只見過兩條別人捉到的白龍鰍。
其中一條正是透過鰻籠捕獲的!
緊接著,張遠又從桶裡撈出豬肝、血豆腐等葷腥之物,塞入鰻籠充當誘餌。
按照孫伯的說法,白龍鰍最喜血食,想要抓到它就得下點本錢。
但能不能成功,那完全看運氣。
孫伯打了將近四十年的魚,也下過無數次的鰻籠。
河鰻抓過不少,但從未捕到白龍鰍!
事實上以這位老漁夫對龍神的虔誠,就算抓到了也會放生。
張遠也會放生——放入神巢寄生!
他將一隻只裝了魚餌的鰻籠,沉入蘆葦蕩的不同區域。
這些鰻籠全都繫有長繩,另外一端綁著能飄在水面上的空葫蘆。
放完鰻籠之後,張遠也沒有閒著。
在河灣裡開始撒網捕魚。
天色漸亮,晨曦的朝光重照耀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美不勝收。
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到河灣裡面的漁船逐漸增多。
張遠感覺差不多了。
於是將先前放下的鰻籠一一收起。
豬肝和血豆腐之類的葷腥誘餌是有時效的,泡水泡得久了,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至少沒有可能再吸引到白龍鰍。
起籠的時候他滿懷期待,然而現實相當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