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出劍,葉雲生換了一種方式,劍出如風,招式嚴謹,使得正是追光斷影劍法。
劍無二也有心看看這名晚輩的劍招功底,使了一套花字走劍流,腳下步法頻頻變換,身影繞著葉雲生,劍光縱橫。
花字走劍流是以步帶劍極為典型的一種劍法,江湖上大多劍客都學過,葉雲生在小神山上也跟著一位師伯,練過這個劍法。用那位師伯的話來說,練好花字走劍流,一名劍客的步法就不會差到哪裡去了。
那位師伯使這劍法,可說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已是極高的境界了。
可現在這套劍法經由劍無二使將開來,卻是更勝一籌,葉雲生的追光斷影劍法是天下一等一的快劍,竟也是壓不住對方的身影。
很快一套花字走劍流使完,劍無二劍招一變,使了個“投石問路”,葉雲生正好一照“分水斷流”,與他長劍並在一起,一絞一扯,內勁相撞,只覺得劍無二劍上內勁沉穩的可怕,絲毫不受影響。
投石問路是將軍夜走劍的第一招,這套江湖上幾乎人人會用的劍法,在劍無二手上使來,完全就是宗師風範,一招一式望之儼儼,威力之大叫人難以想象。葉雲生與他拼了數次劍,便知無法撼動他的劍樁與招式的銜接——劍無二一招一式如同行雲流水,反觀葉雲生劍招雖快,卻失了一絲銳利。
將軍夜走劍轉眼就使完了,葉雲生的一百一十六手追光斷影劍法也正好遞出最後一招。
兩人錯身反手架住對方的長劍,內勁相激,發出一聲空爆,長劍分開,葉雲生和劍無二分別退了三步,各自拿住劍樁。
“好內功!”劍無二讚道,“可是到了‘合一’的境界?”
道家對內功分為九重境界,七為“無形”,八為“合一”,九為“天人”。迄今也無人能達到“天人”這一境界。故而到了“合一”即是當世絕頂了。
雖然之前退出了江湖,甚至一度不曾拿劍,但對於內功的修煉,卻從未放下過,日復一日的勤修,加之“明光照神守”乃是呂仙所留的內功心法,強橫無匹,故而與劍無二這位前輩內勁相拼,還能鬥個不分勝負。
葉雲生說道:“堪堪摸著‘合一’的門檻。”
劍無二笑著說道:“我出身江湖底層,非道非佛,談不上境界,只是一套搬山填海心訣,從修煉至今未有一日斷過。五十載功力竟也只與你鬥了個旗鼓相當,可見你這內功是何等高明!”
江湖中哪有什麼境界來劃分內功,高就是高,低就是低,就如兩人廝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也只有道家,佛家會給內功修為來分個層次,當然,這兩家因內功與思想在某一些方面相合,要以內功高低來劃分境界,倒也說得過去。
葉雲生一抖長生劍,說道:“還請前輩接著賜招!”
劍無二問道:“接下來你用什麼劍法?”
葉雲生平靜地說道:“自然還是追光斷影。”
“好!”劍無二喝了一聲,氣勢猛地高漲,劍光浩浩蕩蕩,鋪天蓋地地襲向葉雲生!
退出江湖之前,葉雲生曾見過劍無二使這劍法。
那是一次偶遇,自五乳峰下山行走的南葉大師與劍無二比試劍法,南葉大師用禪宗三大絕學之一的菩提妙法劍,與劍無二比拼三百餘招,以平手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