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乃勾心散人陳桐。”這人也行了一禮,順手就將背後的雙鉤取下,交叉垂在腰腹前。
“原來是紅塵谷七散之一,葉某有幸。”
在利州的九隴山中,一夥江湖中人挑了處風景宜人的谷地,建了一片村落,自號紅塵谷。
紅塵谷有三仙七散,各個武藝高強,這些人遊戲風塵,既不想參與江湖中的權勢爭鬥,又不想在世俗中面對繁瑣的人情世故,看似歸隱山林,偏戀著紅塵中的酒色財氣,不能得脫,故而才有此舉。
看似無慾無求,瀟灑自在,其實矛盾的很。
勾心散人早年以一套奪命雙鉤法聞名天下,死在他雙鉤之下的江湖高手數之不盡,是個極為冷酷狠辣之人,直到家中老父與妻兒被仇家害死,才動了避世之心,與好友一同建了紅塵谷。
葉雲生轉念之間就想到了首尾,這勾心散人陳桐平生最愛吃魚,而襄陽附近的鰱魚在入秋後最是肥美。估計陳桐來到襄陽,是為了品嚐鰱魚,順道與舊友相聚。
“你方才鬥了一場,可需要休息片刻?”
“也好,讓在下喝兩口酒,稍緩一會兒。”
大劍門左劍使邱剛毫無疑問是陳桐的摯友。大抵會一道上門找人比試武藝,都是十分信任之人,非同門即親友。因為江湖比鬥,沒有人敢保證自己不會失手、負傷,身死;若是受了重傷,同伴又包藏禍心,豈不是把自己擺上了砧板,由人宰割?再有像邱剛這樣死在當場,只有十分熟悉且信得過的人,會將屍體帶回家裡,幫忙安排後事,照顧家人的情緒,並講明原委,如此才無後顧之憂。
摯友死在面前,葉雲生能感覺到對方的憤怒,儘管陳桐面無表情,一派平靜。
可是這種憤怒並不需要找葉雲生來宣洩,陳桐也沒有替邱剛報仇的打算,因為公平比武,勝負各憑本事,生死也由天定。陳桐的憤怒就像被抽離的一種情緒,不用忍受,不用爆發,在江湖中久了,習慣了。
好似一個身經百戰,傷痕累累的老兵,面對疼痛,不會叫喊,不會哭泣,不會害怕。
都麻木了……
葉雲生走回去,隔著欄杆拿來酒葫蘆,喝了幾口酒,再放回去。他並不進去,只站在外邊,過了會兒,來到陳桐面前。
陳桐依然保持著之前的姿勢,雙手各持一鉤,交叉垂在腰腹前面。
這是他的樁。
葉雲生拔出了奈落,抬起劍尖,也拿住了樁。
自古天地生萬物,萬物分五行,五行有生克。
將雙鉤看做金,劍便是木,先天剋制。
但雙鉤難練,屬奇門兵器,練不到層次,與人對敵的時候很難給對手造成較大的傷害。
兩人第一招出手,葉雲生就讓開了中路,劍尖避過陳桐翻起來的雙鉤,雖然從邊上刺過去了,但也被陳桐微微一個側身就打消了此次進攻。
原來,葉雲生本是一記直刺,陳桐將垂著的雙鉤翻轉起來,正好形成了一個雙鉤互動的圓心,正對葉雲生的劍,等劍刺進來,再一拉,雙鉤便形成了“鎖”。
隨著陳桐移動步伐,葉雲生也向右邊側身遊走,兩人繞了半圈,葉雲生再刺出一劍,這一下取位極底,劍尖幾乎壓到了對方的膝蓋。
陳桐使了一招“虎甩尾”,左腿勾提,即是讓了讓劍鋒,又是氣勁上湧正好順了左手鉤劈下來,上下氣勁一衝,這一招威勢大的驚人!
葉雲生的內功“明光照神守”已達到了“無形”的境界,可即便如此,經他這一劈下來,也吃不住鉤上的勁道,手中長劍被劈的往下沉墜,幾乎貼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