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牧想著這棺槨既然已沉入湖中,依自己的能力,暫時無法將它弄出來。眼下這裡無事,還是先回王府別苑等候的好。
當即便取了行禮,於潘廣堯一行快馬加鞭,返回京城。
一路上沈牧想了許多事,將這幾日所生的變故一件件串起來。
將進內九城時,沈牧將潘廣堯請到僻靜之處,看了一眼四下無人,沈牧道:“王爺,末將有些話,王爺不妨聽一聽。”
潘廣堯見沈牧神色凝重,心知他定有諸多叮囑,便道:“你但說無妨……”
沈牧道:“王爺今日進宮,其危險更甚。如果沈牧猜度不錯的話,聖人一定是請百官商榷如何處置齊王等人。王爺聽沈牧一句,凡是涉及皇子的罪名,王爺一概不去討論。而對於耿、陶兩位王爺的罪名,王爺一定要堅持下去。耿、陶二王死不足惜,聖人自是希望百官支援。而齊王和昭王卻是皇家子弟,他們縱然有錯,也只能由聖人一人決斷。”
潘廣堯道:“沈牧,本王怎麼聽的出你這話裡有話?”
沈牧長嘆一聲:“只怪沈牧大意了,現下想起來,小禹王曾經說的那句話,才是此次事件的重中之重!”
潘廣堯凝眉:“禹王說了甚麼?他一個黃毛小子,卻能看透甚麼?”
沈牧道:“禹王曾說聖人中風之後身體瘦弱,身材也變的矮小了一些。當日我以為那是因聖人患病所致,並沒有當回事。眼下看來,這一切皆是聖人所佈的局,這也解釋了為何司禮監對監國一事一直不聞不問,……聖人真正的目前一早便是劍指耿、陶二王,甚至是……甚至包含了您和慕容王爺!至於行宮內的棺槨被人沉入池中,便是為了破壞那具屍體……使人以為並沒有死,更是用這種方法,混淆視聽!”
沈牧所謂的“混淆視聽”,涉及了許多人……其中不僅包含了德仁皇后、齊王、晚晴、內侍坊甚至於內閣!
這下的一招大棋!
而沈牧這個猜想有些大膽,也更是合理。
近乎一語中的!
仔細想想,永寧帝似乎早做了打算。否則不可能如此準確無誤將五營兵力全擺在那山坡附近。
若是永寧帝一早便在附近,那也就是說,他一直在一旁觀戰……
接下來的事,潘廣堯不敢想,也不願意去想。
真是如此的話,那這一次進京,怕是難以善終了……
潘廣堯沉思片刻,沉吟道:“你說的不無道理,本王知道該如何去做了……”
沈牧又道:“歷朝歷代,君主天下,末將之言,王爺心明便好!末將不能進宮,還請潘王爺幫忙照應一下我家王爺!”
潘廣堯應了一聲:“好。你且回府,本王自知如何應對!”
皇宮,夜幕。
百官齊聚正殿。
殿內寂靜無聲,一片肅殺之氣。
永寧帝正坐龍椅之上,盯著殿內戰戰兢兢默立的群臣,久久不語。
過了好半晌時間,永寧帝才一聲乾咳:“諸位,說說吧……近日這些事,這些人該如何處置?”
眾臣依舊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