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牧明白了這一點,當即也不在慌亂,開始琢磨該如何於季康對陣。
對了,方才用太極拳法一招致勝,那太極拳中還有一門太極劍,劍招於太極拳的原理十分相似,都是以柔克剛的高深劍法。
太極的奧義在於用意不用力,太極圓轉,無使斷絕。當得得勢,令對其根自斷。一招一式,務須節節貫串,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
這是張真人所創造太極拳的核心宗旨,更是所有武功套路的最好秘法。借力打力,以柔克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沈牧當即左持劍,右捏個劍訣,雙成環,緩緩抬起,這起式一展,季康微微一陣,心中暗喜,這小子終算開竅了,他於明夷在一起進入七星殿,很明顯是為了查清阿勒坦被殺的兇手。明夷是自己的得意門生,這小子若是沒點能耐,可甭想從自己手中“騙走”愛徒!
季康猱身進劍,說道:“當心了!”一劍刺到,青光閃處,發出嗤嗤聲響,這一劍的內力之強,實不下於第一劍驚天一擊。
眾人凜然而驚,心想他所持不過是如同的一柄長劍,若是季康自己的本命劍,只怕威力更加可怕,饒是如此,在這等內力運使之下,此劍也必威不可當,“春江花月劍”,果然名不虛傳。
沈牧左劍訣斜引,長劍橫過,畫個半圓,平搭在季康長劍的劍脊之上,勁力傳出,季康劍身登時一沉。
季康微微一驚,這小子轉變的如此之快,當真孺子可教也,不禁讚道:“好劍法!”抖腕翻劍,劍尖向他左脅刺到。沈牧回劍圈轉,拍的一聲,雙劍相交,各自飛身而起。
季康手中寶劍這麼一震,不住顫動,發出嗡嗡之聲,良久不絕。
這兩把並無分別,沈牧這一招乃是以己之鈍,擋敵之無鋒,實已用了太極劍法的精奧。太極劍法講究的是無形化有形,有形歸於行,出招使劍全憑劍意,而非劍招。沈牧並未學過武功套路,但他心智聰慧,兼之得了老道士百年修為,道炁渾厚,四肢百骸早已再墓穴之中打通了奇經八脈,隨心使出招數,已是不難。
這也是寧寒不教沈牧槍法的緣故,當一個人的修為達到了一定的境界,招數已經不在重要。這和八部神通不同,八部神通不僅需要道炁支援,還需要對天地五行的理解,更有些高深的道法甚至需要咒術的吟唱才能得到釋放。二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太極劍講究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倘若侷促於劍招之間,心有拘囿,劍法便不能純。
這時只聽得殿嗤嗤之聲大盛,季康的劍招凌厲狠辣,以極渾厚內力,使極鋒銳利劍,出極精妙招數,青光盪漾,劍氣瀰漫,一旁眾人便覺有一個大雪團在身前轉動,發出蝕骨寒氣。
沈牧的一柄鐵劍對著季康花裡胡哨的劍法好不在意,只是自由自在的在這團寒光畫著一個個圓圈,每一招均是以弧形刺出,以弧形收回,他心竟無半點渣滓,以意運劍,長劍每發一招,便似放出一條
細絲,要去纏在季康手中寶劍,這些細絲越積越多,似是積成了一團團絲綿,將那柄長劍裹了起來。
兩人拆到四十餘招之後,季康的劍招漸見澀滯,寶劍倒似不斷的在增加重量,五斤、六斤、斤……偶爾一劍刺出,真力運得不足,便被沈牧帶著連轉幾個圈子。
季康越鬥越是害怕,激鬥百餘招而雙方居然劍鋒不交,那是他生平使劍以來從所未遇之事。對方便如撒出了一張大網,逐步向央收緊。
季康對眼前沈牧所用的劍法更感興趣,沒想到自己自認無敵的劍法,竟然會被這青年所畫的圈圈帶偏。連雲夢山的碧海劍法也不敢說可以敵的過自己的劍招。
季康求勝之心陡起,接連遞出十劍,一劍快過一劍,縱橫變化,奇幻無方,旁觀眾人只瞧得眼都花了。沈牧卻始終持劍畫圓,旁人除了萬安狄外,沒一個瞧得出他每一招到底是攻是守。
萬安狄瞧著沈牧劍法奇妙,也是心驚不已,暗忖若是自己在這謫仙陣中對上沈牧,只怕根本沒有勝算可言。卻不知這小子哪裡學的怪招,竟能這般厲害。
這路太極劍法只是大大小小、正反斜直各種各樣的圓圈,要說招數,可說只有一招,然而這一招卻永是應付不窮。
猛聽得季康朗聲長嘯,鬚眉皆豎,長劍疾進,那是竭盡全身之力乾坤一擊!沈牧見來勢猛惡,回劍擋格,季康腕微轉,寶劍側了過來,擦的一聲輕響,沈牧手中鐵劍的劍頭已削斷六寸,劍鋒不受絲毫阻撓,直刺到沈牧胸口而來。
沈牧一驚,這一劍哪裡能夠抵擋的住,分明不是方才那樣喂招的打法,而是想要了沈牧的性命。季康一代宗師,竟然半晌拿不下一個無名之輩,心神一亂,竟不由自主的下了殺手。
一招使出,季康也已反應過來,沈牧的劍法縱然奇妙,卻如何擋得住這麼近距離的一擊。
劍尖將要刺中沈牧咽喉,季康急忙收力,這一招早已使老,半途收招,一股勁道反饋其身,內息一陣混亂,連連退了數步。
沈牧身在陣中,自然知道這一劍的威力,眼見季康收招逼的他自己受了創,連忙縱身上前,輕輕一託,將他扶穩站住,口中說道:“多謝前輩不殺之恩!”
萬安狄見到沈牧竟能逼的季康如此狼狽,一代宗師竟會再這無名之輩面前使出渾身解數才能夠取勝,頓時啞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