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百姓惶恐。又見官兵挨家挨戶的敲門,更是不知所措。膽小的緊閉房門,躲進地窖水缸。膽大的則嚷嚷鬧鬧,爭持不休。而好事者,則乘機混在一團,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樣子,藉機揚威逞能!
寧海府內混亂不堪。郭天緒叫苦不迭。幸得俞永和也在城內,見此狀況,當機立斷發了一份文告!文告簡單粗暴,只有一行字,卻驚的無人再敢折騰。
“凡拒官府者,以通敵罪論處!”
俞永和出生於街頭巷尾,自然比郭天緒這種讀書之人更知道百姓們最怕什麼。錢財乃身外之物,更何況官府要的又不是錢。若是因這點事被扣上“通敵賣國”的罪名,那可是要被株連的。
俞永和養傷幾日,早已回覆了精神。聽聞慕容桓坐鎮寧海,心知俞毓被掠這事終究隱瞞不住,一早拜會了慕容桓,言明種種。畢竟,三百府軍的陣亡,他要有個足以令人信服的緣由。
慕容桓聽說自己未過門的兒媳婦竟被人擄走,更是氣氛。
這件事如今看來再明朗不過。俞毓的肯定是被青衣坊的人抓去的。而青衣坊則是南桑安排在西山道里的“釘子”。這麼說來,俞毓很可能現在就在南桑軍的大營之中了!
這仗還沒正式開打,己方便已落了下風。
慕容桓不禁有些為難,萬一……要真有這個萬一,自己該怎麼辦才好!
正煩惱間,劉子昂、齊隆昌二將來報,南桑軍已鳴三鼓,估計要開始第一波攻城了。
慕容桓拍案而起,喝道:“好!讓他們來便了。眾將按昨晚計劃守城,讓南桑軍瞧瞧咱們西山道的厲害……”
末時三刻,一聲炮響,南桑軍再準備一番之後,第一波攻城從寧海城四個城門同時展開,十萬大軍齊呼三聲‘破!’,操著刀劍斧鉞,烏壓壓的朝寧海城撲來。
一時間,喊殺聲、戰鼓聲震耳欲聾。城牆外,旌旗蔽日,烏泱泱的南桑軍如潮般湧來。
慕容桓只有三萬餘軍,皆布守在城牆之上。南桑軍兩萬神弓營距城二百米止步,張弓搭箭拉滿弓弦,只聽一聲號令,兩萬支箭破開晴天,遮天蔽日朝著寧海城頭呼嘯射來。
城牆之上,雲照軍將士舉著盾牌,將身子護在下面,只聽得‘叮叮叮’的死亡之聲,不絕於耳,盾牌下計程車兵僅僅挨著牆根,不敢看有多少箭矢射中了自己的木盾。
十輪箭雨,數十萬箭將整個城牆插了個遍。稍有不慎者,被射中了手腳,登時丟盾慘呼,但沒叫幾聲,便被下一輪的箭雨射成了刺蝟。
箭雨剛過,南桑第一梯隊扛著雲梯,架著衝車已到了城下。
劉子昂等將自女兒牆見著,站起身來,喝了一聲‘準備戰鬥’。城牆上雲照軍士聽著將令,齊刷刷的站起,挺起長矛,往正在攀牆之人心窩戳去。
雲照軍將準備已久的山石、土塊一骨碌的全往南桑軍身上砸去,南桑軍士兵被巨石砸中者,登時腦漿迸裂,栽下雲梯。
雲照軍又潑下滾油,放下火把點燃,那油遇著火,瞬間爆燃。南桑軍但有在其中者,立時哀嚎不已,轉眼間便燒成個炭人。城下一片火海,燒塌了雲梯,登時有人從半空中哀嚎著跌落。兩軍相接不過炷香功夫,城下屍首便已堆積丈餘。
兩軍鬥陣,全然不顧性命。這邊人倒下,後方立刻有人補上。四面城牆上下,屍首遍佈,血流成河。
南桑軍踩著屍首,以土石覆蓋火油,重新架起雲梯。雲照軍將士巨石拋完,便徒手推梯,有得殺了紅眼,竟然爬上雲梯,和南桑軍在梯子上撕咬互砍。
北門南桑軍有百餘人趁亂攀上城頭,舉刀衝向雲照陣營,閻順守在北門,見有人衝上城頭,自提大刀攔住。爭鬥間被一人長矛刺中大腿,險些喪命。
幸得齊隆昌帶兵趕來,手中一支長槍趕的正及時,將那人長矛一槍挑開,順勢刺穿那人咽喉。
兩將無暇搭話,互望一眼,各自復又殺入人群。
夕陽西下,染紅天際。
寧海城下數萬軍士兀自搏殺,誰也顧不上這美景,誰也無心欣賞這美色。只是稍稍分心,變會被刀劍砍成兩段,魂歸故里!
此時閻順等將滿身血跡,已經徹底分不清到底是敵人還是自己的鮮血,手中兵刃也已經砍出缺口。
閻順提刀砍翻身側一名敵軍,打眼一望,見城牆上將士正竭力搏鬥,怎奈南桑軍前仆後繼攀上城牆,有得將士被數人圍攻,轉眼間被砍成肉糜,死之前仍奮力將手中兵刃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