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大學專業的福,她看過不少農產品製作的影片。這個是作為她們學習農業的一個現代拓展方面,農產品的加工與販售。
不僅是要知道一些簡單的農產品的加工,還要懂得如何最佳化去賣它。
比如賣魚要注意什麼,還有一些糧食的儲存與運輸。
柿子,農戶人家最常見的食用辦法有兩個。
一個是買回家放到稻草堆裡捂熟,給柿子插上木棍,等它放軟以後,自然滿是甜味。
不過這種捂熟的辦法也有一定的缺點,那就是捂熟的柿子軟了以後得儘快吃掉,不然就壞了。
而且太軟了,也不方便運輸。
所以林舒晴就捂了幾個,給家裡的孩子嚐嚐鮮,剩下的她準備拿去做柿餅了。
柿餅是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將柿子天然風乾,幹了的柿餅不僅軟糯可口,還能儲存很久。
這柿餅她沒打算去賣,畢竟做起來也不容易,還得在外面掛一個多月才行,到時候給親近的人家送上一些,剩下的自己吃吧。
這個時代沒有什麼零食,她待久也怪嘴饞的。
此外,林舒晴還想做些東西。
糖,自古以來就是一味貴重的調味品。
甘之如飴,飴糖,現代的飴糖跟古代的飴糖不是一種東西。
一些來孤兒院的獻愛心的老爺爺老奶奶們給她帶過飴糖,反倒是一種鬆軟的糕點,不過滿是甜味就是了。
這個時代的飴糖很貴重,其他的就是石蜜、紅糖、蜂蜜之類的。
紅糖王掌櫃給了她一罐子,她沒打算給家裡的孩子直接吃,畢竟太貴了,還是做些便宜的。
於是,她最先想到的是麥芽糖。
麥芽糖,顧名思義必須要用麥子做,這第一步還是得用發了芽的麥子,其次,還得用上糯米等東西。
不過家裡不缺,她也就敞著用了。
花了幾天的功夫,林舒晴才做出來一罐子麥芽糖,給家裡幾個小孩子饞的眼睛都直了。
她也就直接拿著筷子,攪了些麥芽糖分給孩子們吃。
便是林知生也分到了一小筷子麥芽糖,粉嫩的舌頭舔著筷子上的黃色糖塊,口水直接從嘴巴流到胸口。
葡萄大的剔透雙眼盯著林舒晴,又看著自己手中的糖,笑得十分開心。
林舒晴看在眼裡,覺得自己總算是做了一些小有成就感的事了。
弟弟妹妹如今都能吃飽穿暖,有零食吃了。
剩下的罐子,則是被她放好,收起來了。
一小罐子不多,每天分一點兒,也算是給孩子們補充點營養。
吃完了還可以再做,反正家裡方便。
林舒晴收拾好了廚房,看在林知禮還站在原地,望著放麥芽糖的櫃子,眼神直勾勾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