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電子書、有聲電子書和音樂的Kindle,也超過了200萬季銷量。根據最新資料統計,目前市面上活躍的Kindle使用者有2000萬。叮鐺網/YY雲音樂偶發性付費使用者5300萬,常年續費正版使用者1600萬;某點中文網/YY文學框架內的常年正版使用者260萬,偶發性付費使用者1180萬。
最近,因為我們的‘內容平臺價值’被更多使用者關注到,這些產品的銷量都掀起了新的高潮,相信可以一直延續到手機上市。”
顧誠和丁三石對這些情況相對了解一些,聽得比較仔細。
雷俊雖然是硬體的提供者,但這幾年他的心態依然還沒有轉過來,對於那些從YY電子出產的硬體平臺上分發出去的內容銷量不甚敏感。
別看每一項產品的付費人數都才過千萬級別,其實眼下能達到這個資料,已經是顧誠為國內的正版數字內容產業多年開掛的結果了。
在平行時空,08、09年那陣子,移動網際網路崛起前夜,某點中文網的常年、穩定正版付費使用者,不過區區30萬人,算上偶爾付個幾塊錢、主要還是看盜版的人,也不到200萬。
顧誠能夠讓這個國家有260萬人基本上都養成掏錢看網文的習慣,讓上千萬人5塊錢包月聽正版樂庫,已經是讓這個國家的正版化程序提前了好幾年了——付費人數,大致相當於平行時空2012年的水平,而音樂付費人數更是達到了平行時空的2014年。
這都是顧誠多年力推的結果。
“雖然成績不錯,但是這個對艾米(AIMI)手機的首發銷量應該影響不大吧。”這是雷俊聽完資料彙報之後的耿直之言。
一聽這話,顧誠就知道今天這個碰頭會安排對了。所有人當中,最沒信心的反而正是被壓了任務的正主雷俊。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一個曾經不怎麼懂硬體的人,越是深入去了解,就越是容易發現其中的難處,並且動搖。反而是圈外人容易“只看賊吃肉,不見賊捱打”,把事情給想簡單了。
從電子書做到手機,相容性和系統上的毛病肯定是層出不窮,雷俊自忖初代手機賣出去之後肯定毛病一大堆,需要使用者有極大的耐心和容忍度,才能讓手機一代代走下去。
顧誠也不記得這是他第幾次給雷俊安利了,他需要用一切手段鼓舞士氣:
“怎麼會沒有影響。我一再說過,不要把新手機當作手機來賣、來看待。要把它看作是‘新一代內容分發硬體平臺’——它不是從諾基亞、三星那些手機大佬那兒繼承和發展而來的,是從YYmini和Kindle發展而來的。
通訊,只是我們的次要功能。只有我們的內容分發越開放、越能贏得內容製造者的利益共贏,我們手機上的生態才會越成熟。”
喬布斯把手機當成遊戲機來做,顧誠就把手機當成錢包和電子書來做,每個人都在發揮自己最擅長的優勢角度,這是很自然的路徑依賴。
“我贊同阿誠的看法,艾米手機要想一炮而紅,最初的使用者群主要就是依賴這些年已經形成購買YYmini和Kindle習慣的鐵桿粉扶持。畢竟我們不是專業做手機,完全沒用過YY電子產品的人肯定不看好我們。只有用過我們品牌的,才能形成病毒式口碑的第一批種子。”
丁三石抿了一口茶水,附和道。
雷俊皺著眉頭,嘟囔了一句:“喬布斯的IPod雖然沒有打進東亞市場,但是全球範圍內最高的時候一年也有1400萬臺銷量,如今他們改行賣手機,還不是隻有100多萬的年銷量?Ipod的死忠粉轉化為Iphone手機捧場者,十分之一的比例都沒有。”
顧誠鼓舞道:“我們的情況跟喬布斯不一樣,喬布斯只是賣了Ipod播放器,但是Itune對正版數字音樂資源的掌控力度和合作深度,都完全沒法和我們的內容分發資源相提並論。再說,我們首發不是隻在國內賣麼,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要是都沒有信心,我們還怎麼說服別人?”
雷俊:“我不是沒信心,是覺得你開始定下的目標太大了,不夠謹慎。”
顧誠決定打住這個話題,轉移一下對方的注意力:“好了,不說這些了。聊聊具體的發售計劃安排吧,這個日程表我們再確認一下。”
“4月15號開始網上預購,一週內開始發貨,預購部分確保五一節之前全部發出去。五一開始線下銷售,目前全國鋪了大約100家直銷直管的體驗店,確保省會和二線城市每個城市一座。一線城市和少數二線頭部城市每城3~4座。
這些店賣不了多少手機的,主要還是靠淘寶網上的旗艦店。老馬今年準備出個B2C的商城,叫天貓,我已經預約了第一批入駐。京冬那邊跟我們一直有競爭關係,到現在還在電子書業務上跟我們死纏爛打,就不往上面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