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成年人,懂基本的商業邏輯,所以潘潔穎對“主動投效擺低姿態的藝人就該多給資源”這個觀點並沒有任何牴觸。
在平行時空,張涵韻這小妮子紅起來之後,黑她的材料可是真不少。究其原因,無非是很多人覺得她只會賣萌、唱功不好。卻硬生生擠到第三名,把歌聲比她好聽的妹子擠了下去。
再加上後來這一年的冠軍安又琪、亞軍王緹此後在演藝圈裡也不如張涵韻這個季軍混得紅,心懷不忿的人就更多了(超級女聲獲獎者同時在娛樂圈裡也持久火起來的,是2005年這一屆,因為關注度高得多,第一年只是試水的。)
但是,憑良心講,誰也沒規定唱歌好的人就一定能紅;就好比從來沒規定考進清華北大將來就一定比二本畢業生賺錢多。
馬風那種錢塘師範學院畢業的企業家,其實承載了無數事業撲街型學霸的怒氣和怨念,以至於連李老闆每次去大學演講校招,都要拿“我們度娘講究實幹,不會用你是復旦畢業還是錢塘師範畢業來作為衡量人才的標準”這番話說一嘴。
擱張涵韻身上,一個道理。
潘潔穎在自己的電腦上給張涵韻點完贊,然後重新整理了一下網頁,看到張涵韻的點贊人氣果然在西南賽區排到第一。
一開始她還以為是公司在資料上做了手腳,頗為擔心這麼幹是不是會得不償失喪失公信力。
但仔細再一看,原來只是張涵韻在人人網首頁上拍的推薦位比較好,位置醒目,而且點進去放大看“詳情”的地方,美照也比較多。
看來只是曝光資源略微傾斜一下。
她見狀也不由苦笑:“這麼搞,遲早還是會有人抨擊我們的,說不定還會傳出你睡過這些小姑娘的緋聞。”
潘潔穎的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另一個時空張涵韻被黑得慘的時候,什麼校雞公車之類的髒水都隨便潑。但其實就算此妹可黑,也不是這麼個黑法,說她願意塞錢、讓出經濟利益、賤賣自己的身價,這都是好歹黑到點子上了。拿性資源交易來黑,就有點歪了。
對此顧誠倒是一點都不擔心,顯然早就下了決心,要我行我素彰顯一下自己的三觀:“怎麼可能,稍微有點邏輯的人都不會這麼想——‘肯在自己還沒紅的時候就主動跟經紀公司籤無保底賣身契’的女生,願意自己紅了之後讓公司賺大頭,公司當然會全力捧她,她也就不需要再掏性資源。
真正需要掏性資源的,都是錢上比較看重,準備等自己拿獎之後再挾獎簽約、抬高分成比例的人。如果你沒有在消費者眼裡不可替代性的資源,要麼給錢,要麼給性,否則憑什麼輪到你紅?肯給錢的,一定要讓她們有個好下場,才能鼓勵其他女生將來都選擇用錢而不是性解決問題。
當然,這招絕對不會傷害到‘有不可替代性優勢’的藝人,如果有個女生比維塔斯的海豚音還高,全世界找不出第二個,就算她既不出錢也不出性,照樣可以爆紅,而且全世界的經紀公司都會上趕著求她籤,隨便你挾獎抬價。”
對於這種擲地有聲的言論,潘潔穎也是沒啥好說了。
她從來都知道,顧誠對於“具有不可替代性”才能的人是非常尊重的,在他的字典裡一個人的高貴程度只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有關。在這個世界上同類越多的人就越不值錢。
張涵韻不出意外的話,真要被顧誠捧成一個宣揚價值觀的標杆來教化圈外女生了。
&n籤長約、好讓sm在扶持solo上多網開一面一個道理。
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人,要懂得賤賣自己。有核心競爭力的人,要懂得講義氣。
當然,這並不是顧誠最終想追求實現的人類娛樂圈規則。未來如果有可能,他當然希望“讓更多人找到自己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他也不希望有太多藝人因為找不到自己的特色而只能打價格戰。嚴厲執行價格戰尺度,只是一種倒逼無核心競爭力藝人去尋求分別心的“怒其不爭”式鞭策,是在教他們做人。
另一方面,這個世界上擁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藝人、文化人其實不少。只是現代傳媒體系的考核尺度太過傳統工業化,指標不夠豐富,所以界定不出那麼多獨到的人才。
未來,如果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能夠被進一步發掘,大資料的尺度、維度能夠更豐富,顧誠自然可以挽救更多的藝人。
但眼下他只能先乖乖賺錢,把資金積累得更雄厚,把自己的渠道平臺做得覆蓋面更廣。
深度學習型人工智慧,今年能做到識別個人臉就差不多了。真正模仿人類思維的興趣偏好猜測型推送智慧,歷史上張一鳴的今日頭條可是到2012年才開始做,名聲差得多的“快手”也是差不多的時間起步。
就算本時空有顧誠這個因素,三五年之內是不太可能了。
何況人人網和yy再是追求實名制,pc時代的實名制程度和資料混雜程度終究和手機時代是不能比的。就算用yy的人各個實名,那些在網咖裡用的人還是會十幾個人用同一臺電腦,那些使用者的行為資料是沒法把電腦前面某一刻究竟坐著誰分析出來的。
無論是技術還是硬體,都註定了顧誠還得忍辱負重三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