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新出現的、有號召力的電視廣告而言,第一天肯定不是收看人數最多的,因為很多隨機觀眾都還不知道這條廣告的存在。
即使有簡訊,有YY群聊,但畢竟如今全國網民8000萬,還有那麼多人沒上網沒手機。所以最大的社會傳播渠道,還是要靠口口相傳。
比如第二天去上班/上課之後,年輕人當中那些顧誠的腦殘粉們,會開始免費自發地安利。
於是乎,第二天晚上,聯通移動這些運營商倒是消停了些,再也沒有被虛假繁榮的幻象煩惱——發簡訊相互通知的人,比前一夜至少少了20倍,完全不會造成網路衝擊。
但是幾個登了廣告的電視臺,則繼續迎來新一波的收視率高潮。而且這種高潮就跟做過山車一樣來得快去得快,對於時時刻刻盯著成績的人而言,真他麼刺激。
等到第三天上班,連一直遮蔽顧誠訊息的央視影視部的主力製片人張大鬍子,都聽說了這樁事兒。他剛得知顧誠的廣告在自家電視臺上放的事兒,頓時就覺得一陣氣不打一處來。
說好的央視各部同氣連枝共同進退呢?顧誠那廝不是都已經被列上“不合作黑名單”了麼?廣告部的同事就是這麼賣隊友的?
他忍著氣,去找廣告部的一名負責人打探訊息,畢竟對方也不是吃素的,張大鬍子還不至於態度太囂張,只想先禮後兵問個清楚。
“秦部長,在忙?”張大鬍子敲了敲門,憋出一臉平靜。
“呦,張導,坐!我給你沏茶”廣告部辦公室裡,那個被稱為秦部的官員滿臉堆笑,八面玲瓏。他其實只是個副職,但體制內的人麼,互相稱呼的時候肯定是要把副字去掉的。
影視部拍出好東西,熱映了,拉高了收視率,廣告部的廣告才能賣得貴。所以一般而言廣告部的領導對於給他們提供內容的製作部門,尤其是口碑實力不錯的製作組,都還是挺客氣的。
“別別別客氣,我就是來問問風聲——秦部,聽說昨天7點40的檔,上了個YY電子的廣告?還是顧誠親自拍的?不是說……”
“老張啊,情況你也知道的。2000年以前,咱央視多風光?電子類的步步高,做個復讀機廣告,第一年砸1億5暗標,第二年1億2,連拿兩年標王。可是後面兩年呢?娃哈哈,才砸三千萬一年,就拿走了兩年標王——大家都覺得網路廣告效果好,寒冬期裡網際網路廣告賣得賤,結果連累我們電視臺很多廣告位都只能賤賣一點……”
秦部是老官僚,說話自然是恨不得從“改革開放以來”說起,張大鬍子耐著性子聽了半晌,只聽了一個意思:如今03年廣告位賣得還沒00年貴,而且中途有些做了半年覺得效果不好的客戶想稍微交點兒違約金中途下檔云云。
總之就是廣告部日子也不容易,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家能多賺幾百萬差價的接盤俠求上門、卻視而不見。
張大鬍子的心潑涼潑涼的。心說老子要是放下節操拍那些討好低俗觀眾的內容,老子也能拍出火劇啊!這不是領導一直教導我們央視要只拍正能量麼!偶像拜金遊戲統統不能拍,這不是綁住手腳給民資吊打?!
雖然張大鬍子實力不濟,但憑良心說,他這點內心獨白還是有道理的。官媒沒人看,最大的問題還是題材受限,不是技術,他們這種製作人也挺可憐的。人民喜聞樂見的東西不給拍,一定要主旋律正能量,時間一久自然跟黨報一樣撲街了。
“但是這麼一搞,以後這股歪風邪氣……”張大鬍子憋了半天,最後實在是心裡過不去,如此吐槽了一句。他的潛臺詞很明顯了:廣告部今天不給我撐腰,以後民資節目都會有樣學樣,蹬鼻子上臉不給央視面子了。賺錢事小,失節事大啊!
“老張!這話不要亂說,怎麼就歪風邪氣了!”秦部臉色一冷,心說這老小子怎麼這麼不識相?看來有些真相不得不告訴他了。
“老張啊,時代在變化,不要老是用老眼光看問題。別以為只有影視部、新聞部是製作內容、拉高收視率,而廣告部是消耗口碑換錢的。
現在我們廣告部也是負責拉高收視率的,而且一邊收錢一邊拉高收視率——這是昨晚的收視資料,天氣預報和《焦點訪談》之間的廣告時間,收視率可是比正片都高喔!”
這張紙是一大早女秘書塞到秦部辦公桌上的,他看了非常提氣,準備長久收藏。“廣告促進收視率”這種事情,從來是亙古未聞的,顛覆了一切新聞傳媒學的理論,秦部長決定作為一生的談資,當成傳奇,收藏起來。
沒想到還沒焐熱就用來敲打人了。
張大鬍子看了一眼,非常錯愕,然後就開始懷疑人生。
……
當天晚上,包括YY貼吧上很多傳媒界人士出沒的吧,以及天涯西祠上,都有很多人發帖感慨:
某自稱央視資深製作人的傢伙發帖如是說:“我拿著一本《新聞傳媒學經典理論》,走到顧誠的神像腳下,喊出我的畢生常識:內容是砸錢提供收視率的,廣告是收錢消耗收視率的。可惜,顧誠的神像絲毫沒有反應,我的《新聞傳媒學經典理論》卻不由自主地自燃起來,化作了一堆飛灰——我覺得我上了一個假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