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文娛救世主 > 第24章 鐵肩擔道義

第24章 鐵肩擔道義 (第2/2頁)

於是他刨根問底地追詢:“聯通的人為什麼不願意一步到位升級完全體的CDMA,而是寧可稍微便宜點買閹割版呢?”

對於這一點,顧誠是壓根想不通。

權順虞也很無奈地回答:“根據前方談判傳回來的情況,聽說聯通是覺得網際網路寒冬期還有很久,CDMA的資料上網部分業務引進了也沒什麼人用。他們只是看上了CDMA的語音通話質量和低輻射,想打那塊牌吸引移動的使用者。”

哪怕同為CDMA的2.5G網路,也是分好多個版本的。就像後來到了3G時代,手機網速也分HSDPA/HSUPA/HSPA……一堆小版本的。

CDMA的原始閹割版,只是通話功能和輻射比2G的GSM通話好,但是資料網速提升不明顯,到最後的“完全體”,才能達到每秒153KB的網速,比GPRS的20KB快8倍左右。

歷史上,聯通後來也引進了153KB/S網速的完全版,並且推出了上網手機和USB上網絡卡(給膝上型電腦上CDMA網用的),但那是2004年的事情了,也就是網際網路寒冬結束之後一年。

而02年時,因為不知道網際網路寒冬什麼時候能結束,聯通本著國企的小心謹慎,寧可稍微少花點錢買個閹割版,也不願意一步到位。

這一招,後來也導致了一系列的網路裝置重複建設浪費,明明可以一次性做完的事情,非要拆開來費兩輪功夫(因為02年買來的閹割版基站很快就落後了,04年不得不再升級一把硬體)

更有甚者,這一行為導致了後來一系列惡劣影響,比如讓華夏移動也看到了“明明可以給人民一步到位,偏偏分兩步走多刮一遍錢”的可行性。

然後等到2006年華夏移動也覺得需要升級自己的移動網際網路時,明明已經有全世界範圍內都成熟的3G技術可以用了,卻偏偏要弄個EDGE的“2.75G”撐個一年半。

最後發現老百姓不上當、大家就是不肯用EDGE、不讓移動薅這一波羊毛割這一波韭菜,央企大老爺們才不情不願地在2008年宣佈進入3G。

CMDA和EEGE走過的彎路,前前後後起碼多花了300多億人民幣的重複浪費建設資金。(3G時代全國的網路建設總支出超過7000億,從比例來看只是多浪費了5%)

其實以華夏當時的通訊技術儲備,2006年就直接可以進3G了。

如今,這事兒既然被顧誠撞上了,他肯定不能袖手旁觀。

聯通雖小,卻是一個槓桿,CDMA資料業務的展開,可以讓電信和網通這些固定寬頻運營商也感受到危機,產生“華夏移動會不會跟進競爭”的猜測,從而讓所有寬頻運營商爆發“軍備競賽”。

任何央企之間的狗咬狗,對人民都是有利的。

當然顧誠並不是幫東夷人,純粹是為了自己和國家——因為不管顧誠是否出手,聯通最後還是會問SK電信買完全體的CDMA,只不過不是02年買,而是拖到04年買。

“看來現在的關鍵,是要想辦法遊說聯通高層,讓他們相信‘網際網路寒冬很快就會過去、現在升級到CDMA完全體、為大家提供153KB/S的手機上網業務恰到好處’,然後後面的事兒才有得談。”

顧誠如此這般思忖著。

央企管理層都是很小心謹慎的,不可能跟民企老闆那麼敢賭命。

光靠空口白話講道理,講經濟預測,肯定是沒辦法打動上面的,一定要有實打實的乾貨,並且拿出標誌性的事件來證明。

真是費腦筋啊。

當晚,他跟權順虞又聊了一會兒,問對方把SK和華夏聯通談判的所有細節資料都拿了過來,徹夜通讀了一遍。

兩天之後,在漢城忙完了演唱會的準備工作,顧誠飛回了國內。

他先找聯通高層的談判負責人、一名陳姓的副總裁拜見了一下。也虧得他如今在國內網際網路圈排得上號,對方勉強接見了他。

顧誠把自己的展望說了一遍,甚至還冒險地把正在研發論證中的YY業務都透了點底,保證說“如果聯通敢上馬CDMA完全體資料業務,他顧誠願意把YY移植到未來的新手機上,承包100萬份手機版YY的語音聊天群業務套餐”。

結果這種條件立刻被聯通的陳總否了。對方看他的眼神就跟看外星人一樣:開玩笑!要是手機都可以用流量進行語音群聊了,那語音通話通話費的銷量下滑怎麼辦?這是搭臺還是拆臺呢?

顧誠也覺得自己的想法太超前了,有點想當然。

和聯通的直接接洽以失敗告終,顧誠只能另想辦法曲線救國了。

他無奈地回到錢塘,暫時一籌莫展。

最新小說: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神算小村醫 2001傳媒教父 還能不能讓我畢業了 年少有為 重生後我靠學習成了富一代 我身體裡有龍魂 諸天萬界任逍遙 醫路青雲 醫武巔峰 開局穿越:誰能比我慘? 時代紅人 為救妹妹,我一幅國風畫感動全網 七零:被換親後我成了人生贏家 四合院之沒有系統怎麼躺平 都市隱龍 華娛2004:做娛樂圈最強教父 我的冰城姑娘 戰神之上 先生,太太只想守活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