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誠仔細揣摩了一下週紅衣的話,終於發現了自己最初的認識誤區。
至今為止,他接到的其他單子,企業經營者都是打算把生意繼續做下去的。
唯有周紅衣提到的這個章龍,是打算洗白上岸,100%拋售。
當你幫一個人多借100萬,他肯分你5萬好處費,已經是極限了。
但是如果你幫一個人多賺100萬,不用還的那種。那他分你50萬都是有可能肯的。
琢磨過來這層味兒之後,顧誠頓時明白周紅衣介紹的這個商機的威力。
如果顧誠能幫那個章龍,把銀狐郵件的估值,從1200萬美元炒到1500萬呢?章龍會實打實多賣300萬美元,分顧誠100萬都能談。
這筆生意,有戲!
本來已經準備見好就收的顧誠,不禁起了貪念。
畢竟,這個機會非常難得,他今年進場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打算賣掉公司的客戶。
他當天就按照周紅衣提供的聯絡方式和地址,跑去踩點。
去之前,顧誠還不忘先給充當助手的表姐打了個電話:
“姐,讓供應商給銀狐郵件先刷20萬,顯示一下我們的誠意,下午我就要和人家談了。”
電話另一頭的潘潔穎猝不及防:“馬上刷?籤合同了麼?”
“當然沒,這是先白送20萬給對方試用,讓對方知道我們的實力。”
“好的我馬上就辦。”潘潔穎掛掉電話,麻溜下單。不到半小時,聯絡的那些駭客們就開始動手了。
擱10幾年後,淘寶上賣殭屍粉的掌櫃,不也得先送1000個殭屍粉給新使用者試用、顯示一下自己的實力麼?
一個道理。
剛開刷沒多久,顧誠就到地方了。
銀狐公司規模不大,顧誠輕易見到了創始人章龍。
自從7月份開始,他求見各大網路公司的老闆,已經越來越容易了——當初見丁三石,還要解釋半天,給中層塞紅包。
到雷俊和周紅衣,稍微解釋一下就行。
再往後,根本不用解釋,老司機直接開車——圈內大佬都知道這種生意的存在了。
章龍是個30出頭的理工男,做產品出身,不怎麼懂經營。顧誠和對方聊了一會兒,始終聊不到一個頻道上;最後,顧誠只能赤果果地開價。
“章總,你也別管刷日活的成本,這東西一天一個價,你看不懂的。咱就爽快點——目前IDG給你開1200萬美元,對吧。我幫你把估值炒上去,將來實際成交價的超出部分,我要三分之一,如何?我這是‘整體解決方案’打包搞定;你也別看‘OPENBOM’了,躺著數錢就是。”
BOM是通訊/電子圈子的行話,也就是俗稱的“物料成本表”。
OPENBOM模式,就是供應商給客戶攤開看自己的硬體成本,以示自己很平價、不黑心。
比如山寨手機公司,幾乎都是OPENBOM的。
而蘋果公司,是絕對不可能OPEN的。因為IPHONE的售價起碼是BOM表成本的三四倍。
顧誠這段話的口氣,就是把自己擺在了類似蘋果的咖位上:哥是做整體解決方案的,你管我物料成本作甚?
產品男章龍很不適,有一種被人要挾的噁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