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露天電影院
農村的生活,單調乏味。
白天忙完了活計,天一落黑,就關燈上床睡覺了。但人不是機器,說睡著就睡著了。既然睡不著,兩口子躺在床上,你說能幹點什麼?
為什麼孩子多,都是閒得沒事兒幹,這才……
這不,不知不覺地,又有幾個大肚婆出現了,鄉里把武達是罵了個狗血噴頭。為啥?計劃生育超標了啊!
武達也是真服了。
這些看起來老實巴交的漢子和婆娘,白天干活是累得一身臭汗。到了晚上不好好休息,加班造人!有些豪放一些的,叫喚的聲音能傳半個村!
生出來的孩子都是一堆一堆的,養那麼多幹啥?咱就不能刷刷圍脖、聊聊扣扣啥的,再不濟你看電視也行啊?
一問,14吋國產小黑白的七百多,彩電都是倭瓜國進口的,一千大幾。一年不吃不喝,差不多能買一臺當陪葬。
為什麼是陪葬?一年不吃不喝你都死得透透的了,還看啥電視劇?
特別是《西遊記》和《紅樓夢》剛放映的時候,那可真的是萬人空巷,都擠到有電視機的人家裡去了。
主人家看著裡三層外三層的人群,也不好意思驅趕。
都是鄉里鄉親的,看你個電視咋的了?多一個人看,難道就會看壞了?有大方一點的,還準備些瓜子、茶水,讓大家在看電視的時候有點抓撓。
一天看無所謂,兩天看也無所謂,天天去就有點煩人了。特別是有些癮大的,等到午夜十二點,電視臺都沒節目了,還賴著不走。
主人家除了付出電費,打掃一地的菸頭、瓜子皮,是啥也沒撈著。後來,乾脆就直接從裡面閂住門,謝絕一切觀眾。
前來看電視的觀眾們,罵一聲,吐口唾沫,又烏泱泱地找下一個“受害者”去了。
這說的其實是鄉里的事兒。
桃源村離鄉里遠,三更半夜地去人家看電視,來來回回太費勁。什麼時候要是自己家,哪怕是村子裡有臺電視機該多好啊!
村裡還真有,前任村長甄誠家就有一臺。他有機,也有電,就是沒“視”。
一到想看電視的時候,就像雷達搜尋敵機一樣,一個人爬到大竹竿上,一個人在下面守著電視機看訊號。
上面的人喊“有臺嗎”,下面的人喊“還沒呢,你再轉轉”。這麼倒騰個把小時,好不容易轉出個節目來,指不定哪一陣小風吹過,又變成了滿螢幕的雪花點了。
而且甄誠那一家人的門檻太高,除了幾個沒皮沒臉的孩子,一般人還真不去登他的門。
比起一家買一輛小汽車來,武達咬咬牙,估計也能給每家每戶買臺電視機,也算是他這個村長給大家的福利。
可要是把錢都花在電視機上,就未免太可笑了。電視機再好看,還能當飯吃啊?建大棚,買菌種、化肥、農藥哪一樣不是錢?鄉親們給你每天干活,不給個三塊五塊的,你好意思啊!
別覺得武達心黑,那時候的物價就這個樣。那時候豬肉一塊錢一斤,現在,呵呵。
說是三塊五塊,真到發錢的時候,往往都是三塊。大家都是實誠人,覺得乾的活兒不多,不好意思要那個高價。
就這,還一個勁地說“給多了”,弄得武達感覺自己跟黃世仁似的。只能在中午管飯的時候,儘量地往飯菜裡面多放點肥肉。
見天的大肥肉彪子吃著,胃口差點的就感覺膩了,嚷嚷著要吃瘦肉。排骨什麼的,倒是沒人提。
那都是黑心的肉販子忽悠人的,過秤的時候連骨頭都不去掉,喪良心啊!
重勞力的伙食自然是要好一些,工錢就按最高的每天五塊。婦女們在大棚裡的勞作也不輕鬆,每天三塊。
閒暇的時候,武達又鼓動全村老少,上山採個蘑菇,挖個竹蓀。以比林詩瀅給的略低的價格大量收購,拒絕中間商賺差價。
自己嘛,當然要賺點差價了。要不然,電費誰出?
一位很有錢的人說過,做企業,要有社會責任感。很多很有錢的人,都說過類似的話。大家都說的話,一定是很有道理的。就像大家都說,武達和那位林詩瀅很般配一樣有道理。
武達也好歹是個做企業的人了,按照後世估計也要這個“總”那個“總”的叫著了,自然是要幹出一番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