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相公大手一揮,根本不等臨安旨意,天策、天平兩軍越過壽州防線,全線向著開封推進。
戰事一觸即發。
北方大地,處處起烽煙。
而在晉州的軍營裡,那位麾下只有五百州兵的霍姓武將看著沙盤,他的目光沒有落在燕雲十六州,而是在北蠻草原,沉吟半晌,才說了句郭瞰要來了罷。
這個機會,北蠻會錯過?
不會!
所以,當開封和臨安之戰到了白熱化的時候,北蠻鐵騎必定會大軍南下,直逼雲州——如此是讓嶽單無暇包圍趙愭和王琨的兵力。
另外,則是將燕州等廣袤地境讓給趙愭和王琨,讓他倆有更多的戰略縱深。
目的也只有一個。
最大化的消耗臨安兵力。
霍姓武將想了許久,才對麾下心腹部將說道:“聚集所有兵力,等我命令出軍。”
出軍去何處?
當然是繞開寰州和應縣,奔赴雲州。
若是北蠻郭瞰率領大軍南下,嶽單在雲州很可能無法阻止,只怕會落個城破人亡的下場,這並非是嶽單不行,而是郭瞰實在不可小覷。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霍姓武將信不過嶽單的兵道。
對於這位王爺,霍姓武將感觸很多。
當年老王爺嶽平川將自己摁在晉州,恐怕就是料到了今日,當年他之言辭還在耳畔,說若是嶽單愧對岳家,那麼您大可做你自己的選擇。
若嶽單真正成為了岳家之人,成為鎮守大涼北方的“嶽”,那麼你就必須助他。
岳家之嶽將是嶽單。
但嶽單為王,鎮北之武將,將是你!
只能是你!
直到今日,霍姓武將才真正明白嶽平川的一番苦心,也是直到嶽單橫穿整個燕雲十六州進駐雲州後,霍姓武將才真正明白了一件事。
嶽單姓岳了。
而明白了這件事的霍姓武將,也才真正明白嶽平川,可以說,霍姓武將這一生服的人不多,但如今是真正服嶽平川。
嶽平川對得起嶽字。
鎮守北方多年,已經不輸岳家先祖嶽精忠多少,甚至其生前身後的種種手筆,亦不輸給大涼女帝。
若當今世間有人傑錄,嶽平川當位在三甲。
想到這,霍姓武將長嘆了口氣,望向開封方向,行了一禮,“王爺且放心,我霍某在一日,則不叫胡馬鳴開封!”
旋即又望向雲州,笑道:“嶽王爺,您合格了。”
嶽單,當得起嶽王爺三字!
霍姓武將大笑,率軍出城,雖只五百人,卻似千軍萬馬,席捲平崗氣勢如山,雄心高逾萬丈。
北蠻郭瞰,儘管放馬過來便是。
我霍某不願摻和進內亂之中。